从儿童的生活探寻幼儿园课程

2019-09-17

【摘 要】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是动态的、过程性的。尽管我国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但仍存在着对幼儿园课程理解不透彻,在课程内容选择和实施时脱离儿童生活经验等现象。因而,笔者从儿童的生活出发探索幼儿园课程,梳理儿童的生活与幼儿园课程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围绕儿童的生活提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路径。

【关键词】儿童的生活;幼儿园课程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023-02

一、理论基础

1.儿童的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从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呼吸自然界的氧气,与周围人互动着,生存着,活动着,我们可以将生活理解为,人的生命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活动,是民族的、经济的、文化,也是信念的和精神的。儿童的生活是什么?儿童在生活里持续生长着的,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复演人类文化并为未来的生活打下基础。①同时,儿童的生活区别于成人的生活,儿童处于未成熟状态,却具有成人不能企及的生长力,儿童的生活是充满探索与新奇。儿童生活具有游戏性,在嬉戏玩耍中获得对人类文化的认知和延伸,并以游戏的方式建立起社会关系。因此,儿童的生活是在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中展开,并在其中获得生长和发展的养分,同时儿童也将用他们的生活方式诠释新时代的人类文明。

2.幼儿园课程是什么。

卢梭的自然教育中强调“实物”教学,实物便是儿童生活本身,自然界本身和事物本身,因此他鼓励在童年期间应将儿童置身于乡野,将教育归于自然,儿童课程便是儿童自然生活的整个内容。幼儿园课程存在于自然界、人类文明,存在于儿童所生活的环境中。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②,生活与生命是持续运动着的,不断生长着的。因而幼儿园课程即生活,也是生长着的,运动的,要以变化、发展的眼观看幼儿园课程,既是计划的,更是生成的。笔者认为幼儿园课程是儿童在幼儿园生活的全部,既包含关于精神层面的幼儿园课程理念、幼儿园管理制度、卫生保健等,也涉及物质层面的环境布置、活动设施、场地设计等,诸如儿童的饮食、睡眠、如厕等都是课程的具体体现,涵盖面广并持续发展变化着。所以,但凡有关儿童生长生活的教育均是课程。

3.儿童生活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

生活与课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课程)即是生活,杜威的课程理论围绕“儿童、知识、社会”建立有机的联系,学校呈现的应是当下的生活,真实而又朝气蓬勃,教育是立体的、直观的,切合儿童生活实际,那些概念的、抽象的、符号的内容适合心智更为成熟的学习者。儿童虽具有巨大的可塑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但都建立在适合儿童生活和生长需要的基础上,是有条件的学习者。儿童从入园的那一刻就开始了一天的生活学习,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学习如何整理自己的衣物等等,每一项内容指向的是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具体体现。因而,幼儿园课程与儿童生活是有机的联系,幼儿园课程何去何从,都不能偏离儿童的发展、脱离儿童的生活。也只有理解儿童的生活,遵循儿童内在发展的秩序,联系儿童生活的经验,才能更好认识儿童,为儿童提供更加优质的幼儿教育,创设更加符合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才能寻找到教育的落脚点。

二、当前幼儿园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重视教育活动,忽视生活活动。

幼儿园课程常常被误解并等同于教学活动,而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单凭教学活动远远不能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此外,笔者在不少农村幼儿园的课桌上见到语文教材,还有批改过的数学计算题和生字本。幼儿园没有真正把课程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儿童只能在成人设计的世界里生活,无法回到或接触到真正属于儿童的生活世界。本该嬉戏玩耍年纪,却被赋予沉重的期许,活成了成人眼中的模样,发展和生活的需要被忽视。儿童本身就是生活的探索者,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完善成熟的,而儿童的一日生活就是活动的,是儿童探索的基地。忽视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教育价值,儿童将缺失对生活的感知与热爱,缺失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渠道。

2.重视预设课程,忽视儿童生成课程。

如某幼兒园教师美术绘画活动中,教师先示范蜗牛的画法,儿童模仿绘画,其中一名儿童说“我见过蜗牛,不是这样的。”,但教师没有理会这名儿童,而是继续在黑板上画着。儿童生成的课程往往跟儿童现阶段所处的生活状态或拥有的生活经验有关,教师如果缺乏对儿童生活兴趣、生活经历的关注,那将很难理解儿童的话语体系,也就不能很好回应儿童。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处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经历中,幼儿园课程不能千篇一律套用每一个儿童的需要,幼儿园课程也不应该是固定的、死板的、不容改变的。

3.课程内容和形式单一,缺乏整体性和全面性。

幼儿园课程来源于儿童生活,儿童的生活是整体性的,包括教学活动也包括生活和游戏,后两者常常被忽视。如教师专注于研发集体教学活动,上好一堂公开课几乎动员整个幼儿园的师资,殊不知儿童的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也蕴藏了儿童生长的养分。此外,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形式单一,儿童只能通过耳听或眼看学习,缺乏动手又动脑的实际操作的形式。“看老师手里的是什么呢,是什么颜色呢”,教师仅通过简单的语言提问,儿童机械回答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儿童一板一眼的看着老师,随着老师的指导进行活动,儿童少有思考的机会和动手的机会。因此,幼儿园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还应体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贴近儿童生活经验、能够调动儿童多项感官学习的形式。

三、探索儿童生活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路径

1.教师要领会儿童生活与课程的深刻关系。

教师要理解生活与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记录、管理、分析每名儿童学习与生活的档案,深刻了解儿童兴趣需要和情绪情感。教师还应及时抓住儿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时刻准备一双敏锐的眼睛和敏感的耳朵,或是在集体教学中也或者是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甚至是午睡、如厕时,都有可能生成课程。因此,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才能发现儿童的兴趣,发现更加有益的课程资源,激发儿童的感知欲望,吸引儿童的参与,引发儿童的持续关注,进而生成课程、创造课程、修炼课程。

2.关注儿童生活,课程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

人类在工业革命中尝到了科學的甜头,把关注点放在了科学世界上,重视理性和智力的培育,忽视对生活世界的探索。生活世界的也是教育的存在,是儿童最朴实纯真个体的存在。生活世界的教育是直观的,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满足儿童直接性经验的积累,将科学世界的逻辑或空间知识回归到生活世界中,使其更加易于儿童接受和理解。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影响着儿童对新事物的认知。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须关注儿童的生活,并与儿童生活经验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同时儿童的个人生活、家庭背景,幼儿园生活等也是幼儿园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

3.以生活教育的思想贯穿整个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应该关注和重视儿童的生活,这是幼儿教育质量提升过程中本质性工作,同时也是对幼儿园课程本真的追求。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回归儿童生活,承认、尊重儿童的地位和价值,为儿童营造一个真实、直观、感性的环境。③由此,幼儿园课程应该遵循儿童生长发展的规律,将儿童生活和生长的观念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关心儿童成长的需要,关怀儿童的生活。我们所提到的生活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延续和展开,这与全面发展幼儿的课程目标也不谋而合,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尊重儿童学习的特点。生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性的,课程在动态的生活中可得到无限的发展和延续的生命力,将生活的本质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儿童感受身边人或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事物发展过程,从而萌发对大自然、大社会的情感,实现幼儿园课程本质的价值。

注:

①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111.

②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217.

③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3,10.

参考文献

[1]孙立明.幼儿园课程的适宜性、文化性与生活性[J].学前教育研究,2015,(01):70-72.[2017-10-09].DOI:10.13861/j.cnki.sece.2015.01.010.

[2]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5,(03):5-8.[2017-10-09].DOI:10.13861/j.cnki.sece.2005.03.002.

[3]陈群波.“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张丽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5]侯莉敏.儿童的生活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111.

[6]杜威.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5,217.

[7]陈鹤琴著,活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22-23.

[8]虞永平.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03,10.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