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提出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新要求。对此,近年发展中我园始终秉持“发展幼儿、服务家长、成就教师”的办园宗旨,坚持“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办园理念。将“活合生趣,禾立生长”作为园所文化价值取向,在“活合一幼,禾立生长”理念的引领下,全体罗江一幼人共同践行“润禾环境、趣禾课程、炫禾科研、芮禾教师”的美好愿景,全面开启孩子的“禾”立童年。
一、润禾环境:即“三生”润合的环境内容,“五育”融合的环境功能。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润禾”环境创设强调:“活的环境本身就是教育的资源”。因此,在环境建设中,罗江一幼有效依托“生活、生态、生命”幼儿三生教育资源,创设“五育融合”的“活”环境。
(一)创设可以生长的环境。立足3-6岁幼儿最近发展区需要,创新开辟了野战区、戏水区、美工区、民间体育游戏区等十余个充满童真童趣的户外活动区域,满足了学龄前孩子游戏中学习,体验中成长的实际需要。
(二)创设可以走进的环境。让墙壁变成“触摸墙”,把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都排好队等着和小手做一次亲密的互动;变成“涂鸦墙”让一颗颗美丽的童心在这里绽放;变成“音乐墙”让美妙的音律润泽童心......
(三)创设可以浸润的环境。打造有益幼儿身心健康的、可以全身心投入、浸润其中的活环境。
二、趣禾课程:“四趣”激活的特色课程,“五域”整合的基础课程。
近年罗江一幼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助力质量提升、内涵发展。
1.课程目标与内容:以《规程》《纲要》《指南》为基础,以“为每个幼儿终身发展奠基"为核心,通过课程实施,让幼儿的内在潜力得到绽放,生命活力得以释放。让孩子们学会文明交往,做社会人;快乐运动,做健康人;乐学善思,做智慧人。
2.编制理念:围绕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发展需要,符合年龄特点,关注经验水平挖掘优质资源,体现师生共建,凸显多方参与,构建园本课程。
3.编制原则:丰富多样、合作互动、自主选择、特色探索。
4.课程体系:“五域整合”基础课程和“四趣激活”特色课程相结合。
(1)80%的“五域整合”基础课程:其涵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涉及的“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内容,这部分课程全面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展开。其课程目标为: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学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该课程落实,在突出五大领域联结整合的同时,更强调活动主体是幼儿。
(2)20%的“四趣激活”特色课程:从贴近幼儿的生活出发,立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开发适宜的课程资源和课程内容,在课程审议的基础上,逐步替代原有基础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一段时间努力,“燃趣体育”“尚趣礼仪”“妙趣自然”等特色课程已成雏形,“悦趣美育”这一园本课程研究工作也正着手展开。
(一)“燃趣体育”:2012年以来,罗江一幼坚持以“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为思想引领,先后通过再现经典、改良创新、点燃兴趣、释放快乐等多种途径,将民间体育游戏引进幼儿园。
以这一项目研究为切入,园所“燃趣体育”特色不断得到升华、延展:相继形成特色“快乐体育”传统活动机制。如民间体育游戏节、小兵训练营、花绳节、篮球节等,以及“进阶式幼儿园运动俱乐部”。
(二)尚趣礼仪:即挖掘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丰富的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为幼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其途径为日常渗入、家园合作、社区联动、区域驱动、传承经典等。
(三)妙趣自然:依托园区广阔的户外空间、品种数量繁多的树木花草、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等,积极带领幼儿走进自然,体验自然劳作之快乐;探索自然生命之奥妙;乐享自然艺创之妙趣;品味劳动的果实。
(四)悦趣美育
1.韵美罗江:即依托罗江四张名片资源(即玄纤之都、文旅智谷、科教新区、幸福家园),把罗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进程中长久积淀、传承下来的与众不同的民俗、习惯、景观、人文环境等地方资源引入教育而形成的独特风格,梳理出能让幼儿感受到罗江之“韵”、体会到罗江之“美”的“韵美罗江”特色美术课程。该课程开发能有效弥补基础课程中美术教育资源的不足,有利于激发幼儿对美的向往,培养幼儿创作的乐趣,同时更能让幼儿深刻认识了解家乡,增强幼儿对家乡的认同感。目前该课程研究工作在积极展开中......
2.遇见扎染:2021年4月中旬,本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这一办园新思想,扎染这一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悄然走进罗江一幼,走进孩子及园区老师日常幼儿园生活。传统的技艺手法、奇幻美妙的色彩变化,让沉浸其中的孩子及老师们无法自拔。一次的活动过后,更多的老师主动深入到“扎染”的研究实践中,并在校园一角共同创设了“小禾扎染坊”,带领幼儿开展常态的“扎染”创艺小时光。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对“扎染”这一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研究实践 ,开发适宜的课程内容,以支持幼儿的需要与发展。
三、炫“禾”科研:即以科研赋能教师成长、园所发展。
多年来,罗江一幼始终秉持“科研兴教,科研兴园”这一办园思想,有效依托园所厚重的教育科研历史底蕴,以课题为抓手,着力推进办园特色的发展与品质的提升。近五年,其立项研究课题多达10项,已结题8项。
其中,2015年市级科研课题《农村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挖掘与应用》研究成果被评为“德阳市人民政府第四届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该课题成果再次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审二等奖;2017年省级资助金项目科研课题《基于教育现象学的幼儿游戏行为解读的教师困境与策略的研究》立项,其阶段性成果相继两次荣获省级二等奖,目前该课题已结题。2021年底新省级课题《幼儿生存教育的内容与路径研究》成功立项,其实验研究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
四、芮禾教师:芮芮”草生貌,活合一幼,立德立人。
(一)“活.合”教研模式:旨在提升教师教研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让教师逐渐实现向着“研究型”教师的转变,向阳生长。其主要包括:“参与体验式教研”、“课例回放式”教研、博采纵长式教研、头脑风暴式教研等。
(二)禾立生长:即鼓励教师做一名阳光教师,应拥有健康的职业心理素养和健全的人格修养。罗江一幼认为阳光教师应该拥有健康向上的生活面貌;自信通达的职业态度;亲和友善的社交关系。
如今,伴随逐步递进式的“活和生趣,禾立生长”特色校园文化逐步递进式的浸润,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正在这里萌芽,一个个阳光幼儿在这里茁壮成长,还有越来越多的阳光教师从这里走出……
(供稿/图:德阳市罗江区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