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不小的冲击。“双减”之下,学生作业量少了,做作业的负担减轻了,可学习质量怎样才能得到保证?怎样才能“减负提质”?午间、下午的课后服务怎样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老师怎样适应大量延长的工作时间?这些都是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为小学的校长,更需要具有独到的眼光,去成就学生、去欣赏老师、去审视课程,以适应“双减”这场大变革。
一、以成长的眼光看待学生
任何一项有关教育政策的实施,立足点都是孩子的成长。“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他的身心成长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从他进校的那一刻起,他今天的成长,他六年的成长就都交给了学校。在新政策带给学校变革的时候,校长要牢牢把握住一点:以成长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服务。
1.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是学校“常规”中的“常规”,上课、做作业,是老师和学生学校生活的主要方式。当作业布置发生变革,挑战的不仅是老师的智慧,还有老师的观念。作业量减少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减。在这样的情况下,校长应该引导老师,更新观念,在作业的布置上,除了落实“双减”对作业量的要求,控制学生做作业的时长,更应该关注“质”的提升!什么才是我们应该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那些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的作业才是真正的好作业。首先就是分层作业的实施,针对学习程度不同的孩子,作业的内容可以区分层次,有所不同。另外,老师要布置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创新性的作业,使孩子的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养得到发展。还有那些主题性、探究性强的作业,也是学生综合锻炼的最好平台。从学校顶层设置,做到常规作业的总量得到控制、分层作业兼顾个体差异、创新作业提升探究能力、假期作业进行学科整合。不再用题海战术去追求孩子片面的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再把孩子的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机械性的刷题,把每一次完成作业当成是学生成长的最好机会。
2.课堂教学
学校的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都要基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来考虑,特别是孩子每天呆的最多的课堂,更是重中之重。当孩子做作业的量控制了,课堂的质更要提升,孩子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在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孩子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我要学”决定一切,孩子主动才能真正学到知识。课堂一定要有留白,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只有主动去思考,才能学有所得,也才能真正理解知识,并进行消化吸收,经过思考所学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双减”之下,更应该让我们好好关注“思考”这个课题。课堂上,应该关注的是老师有没有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孩子真正去思考,孩子经过这节课的学习,有没有学有所得。一节课时间里,留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应该不少于15分钟。表面上看着热热闹闹,一个环节紧扣一个环节的课堂,并不是最好的课堂。以学生成长的眼光去审视老师的课堂,关注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
二、以感动的眼光看待老师
在“双减”政策下,老师在校的时间多了起来。有些路途遥远的老师,早晨六点多钟从家里出发,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白天在学校的工作连轴转:值日、看午、上课、开会、批改作业、完成材料、课后服务……忙的时候,连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可她们也是别人的儿女、妻子(丈夫)、父亲(母亲),也们也有自己的小家需要经营,也有亲人需要陪伴,也有孩子需要教育。忙碌的工作之余,煮饭做家务收拾自己,等到夜深人静终于忙完,有时还有学校的加班任务在等着!老师的这种敬业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有时,校长的一句严厉的批评、一个埋怨的眼神,一个嫌弃的动作,都有可以是一根尖刺,轻轻一刺,就刺断老师这根紧绷的弦。
1.欣赏老师
校长应该多欣赏老师。看到老师在上课时的认真,看到老师为学生所付出的努力,看到老师在准备活动的尽心,看到老师在完成材料的细致,看到老师在完成课后服务的尽责,看到大冬天在校门口冷得瑟瑟发抖依然坚守岗位的责任感。一批批的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茁壮成长,一个个家长对老师真诚的感恩,当校长把眼光聚焦这些,怎能不被老师感动?用放大镜去看老师的付出,用“缩小镜”去看老师的缺点,始终欣赏老师,激发老师的热情,唤醒老师的爱心,快快乐乐地完成每一天的工作。
2.创设条件
学校应该多创设条件为老师解决更多的后顾之忧,让老师能够安心工作。比如学校食堂为老师解决早餐、晚餐问题或者在下午提供小点心让老师自助选择。学校工会多开展一些温馨的集体活动:趣味运动会、踏青赏景、年段DIY、节假日的祝福活动……在活动中增强老师的凝聚力及同事情,增强老师爱校情,让老师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适时为老师减压、营造轻松愉悦的办公环境,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行弹性上、下班的机制,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创办“小小班”,安排专职人员让在幼儿园入学的老师的孩子可以集中到学校,创造一切条件让老师安心、舒心、放心地工作。
多用感动的眼光去看待老师,看到他们身上的奉献精神,看到他们身上令人感动的地方,看到他们工作生活的不易,多为他们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像家人一样关心爱护着每个老师,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学校的工作当中,才能带动老师一起适应“双减”这场大变革。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课后服务
课程是学校实现育人目标最重要的途径。当学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课程必然会以最重要的位置占据学校各项工作的榜首。怎样安排中午和下午课后服务的课程?采取“统一设置”加“自主选择”的模式,把课后服务课程进行分段分类设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统一设置
当学生上完课后服务回家,时间已经很晚,吃饭、洗漱后稍做休息,按照“五项管理”规定,已经是需要上床睡觉的时间。这时候,如果还需要完成1小时的家庭作业,就会影响学生休息。在课后服务的时间里,需有让学生完作业的时间,学校可以把完成作业、自主阅读、书法训练这三个课程进行统一设置,以固定的时段与模式进入课后服务的课程。
(1)完成作业半个小时。午间和下午各设置15分钟让学生完成作业。如果作业已经完成,那半个小时的时间则用来阅读或者预习新的功课。在校内完成作业,老师可做辅导,作业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孩子回家后的时间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2)自主阅读半小时。每天午间均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在这个阅读时间里,以语文的“快乐学习吧”为准,再加上学校的统一设定,把让学生阅读的书目做一个统一的界定分类:绘本类、童话类、诗歌类、艺术类、历史类等,分散到六个年段,让学生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能够接触到每个类别的书籍,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精神营养,让自己更加全面发展。
(3)书法训练半小时。由学校书法教研组统一设置各个年段的教学内容,以老师辅导加视频展示的方式进行书法教学,让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及练习,系统的教学资源,不管哪个老师参与课后服务,都可以使课程得到有效的落实。在午间的时段里,安静地练字、修心、养性,除了让学生写一手好字外,还可以做好进入下午上课的课前准备。
2.自主选择
“双减”文件要求,课后服务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所以,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魔术、书法、音乐、乒乓球、灯谜、陶笛、篮球、手工、魔方、阅读……应该成为课后服务课程的主旋律。“双减”政策明确要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德、智、体、美、劳,孩子成长需要的各种课程,在课后服务的时间里,都是设置的范围。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成长需求去自由选择课程。完成作业之余,孩子能够没有负担地真正在课后服务时间里学到自己想学的课程,真正能掌握一项技能,得到能力的提升。
课程的设置应从长远考虑,保证孩子课程学习的延续性。学校可采取教师自荐加校外聘请的方式,聘请学生喜欢的各种课程的老师,保证师资的稳定性。另外,在课程内容及时间设置上,也需要有前后衔接,保证学习的延续性,从而保证课后服务课程开设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双减”背景下,师生在校园里的时间多了起来,课后服务课程的设置,要有发展的眼光,让课后服务课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延续与补充,共同为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孩子犹如一张白纸进入学校,每种课程的学习都会在这张白纸上留下烙印。在课后服务的课程里,他们除了学到知识,更习得技能,提升素养,相信课后服务课程的学习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烙印是美好的、深远的。
“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学校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抓住机遇,不惧挑战,以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学校的老师、学生、课程,学校才能在挑战中迎来更多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办成让家长满意、让学生喜欢的学校。
作者:蔡婉聪,石狮市新湖中心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