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2-12-31

作者信息

徐洁/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现代化研究与评价中心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张燕/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钱晓敏/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博士。



本文摘要

学校文化建设是建设特色学校和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在梳理学校历史发展经验、分析学校发展现状和畅想学校未来的基础上,对全体师生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文化制度等进行总结和提炼。在此意义上,学校文化建设面向学校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也由此彰显了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其中,学校发展历史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故事诠释,致力于通过挖掘学校历史故事、讲述学校本土文化和展现学校档案文化来阐述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逻辑;学校发展现状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致力于通过制度规约、物质布设、师生互动与课程体系来呈现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性逻辑;学校发展未来聚焦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展望,致力于通过特色培育、多元开放、数字赋能三个维度来彰显学校文化建设的生成性逻辑。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积累、积淀而成的,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这些元素的组合共同呈现出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可以说,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诉求,它能够为学校发展成为特色、优质学校构筑坚实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学校要想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就要摒弃“为建而建”的机械性观念,转而向创建内涵式、高质量学校文化方向不断前进。鉴于此,本文尝试基于时间发展线索,从学校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维度总结和提炼学校文化建设的三重逻辑。

一、历史性逻辑:“故事诠释”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从历史层面来看,学校文化是对其自身故事的生动表达,是植根于传统与现实文化土壤中的故事诉说。因而,学校文化构建应当对自身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挖掘其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展示出来的历史故事、本土文化与档案文化,由此呈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性逻辑。

(一)文化奠基:挖掘历史故事

学校文化植根于学校发展历史,是历史积淀的结果,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经过丰富实践形成了共同价值追求,因而学校文化建设应立足时间节点,以确保其思考向度完整性。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及历史故事,挖掘学校历史故事、探索学校历史积淀,对于建设学校文化,形成自己独有的学校精神具有不置可否的作用。诚如赵绪清所言:“文化是积淀,是传统,是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的‘遗传基因’,是一条链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链子,不能是一阵风。”基于此,每个学校都应该找到属己的文化根脉,并按照学校文化建设需求来诠释自己的历史故事,进而寻找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路径。然而,在具体的文化建设实践中,部分学校忽略了自身的历史传统与文化根基,脱离了学校文化发展轨迹,不能将隐性的历史文化与显性的校园文化进行有效融合,由此困囿于“外表华丽、内蕴缺失”的现实困境。鉴于此,一方面,学校不能忘却自身的文化根基,应当以一种尊重历史的态度来对待自身的历史故事,唯有如此,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与尊重,从而保证学校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纵使部分学校自身文化历史并不深远,文化底蕴尚不深厚,也不应将当下文化建设与学校历史完全割裂开来。无论过去文化如何,学校都应积极正视与反思,以当下链接历史,用故事呈现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通过充分挖掘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历史上存在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为载体,对各个时期的文化内涵、特征等进行深入探析,剖析自身文化传统,进而对学校文化进行凝聚与提炼。

(二)情怀熏染:讲述本土文化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民族,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城市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随着乡村振兴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文化不可避免地对乡村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鉴于此,一方面,乡村学校需要不断挖掘乡土文化,讲述本土文化对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独特价值和意义。须知,乡土文化是乡村发展的精神根基,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资源,它对于滋养乡村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乡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学校文化建设能够挖掘出自身的特色,找寻出自身的历史根脉与独特价值。因此,乡村学校文化建设理应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的历史底蕴,并借此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情感归属与精神依恋。具体而言,乡村学校在进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汲取其中能够与本校传统与办学实践相关的内容,并将之融贯于整个学校文化体系之中。例如,江苏省沛县张寨镇青墩寺小学作为当地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特别支部诞生地,该校以“红色文化”为抓手,基于党的光荣革命史精心打造了“希望种子”课程,围绕“阳光、精进、明德和远志”的核心目标,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另一方面,城市学校文化建设也需要将当地特色文化作为载体,建构出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助力学校的软实力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例如,恩平市冯如小学结合本校航空教育特色,积极传承冯如航空精神,打造冯如文化品牌,在校园中广泛开展科技艺术节,不断探索发展航空科技特色教育;长沙市望城六中在进行校园环境规划过程中,依托当地修建的欧阳询书院以及为纪念屈原而修建的墙绘龙舟,充分体现出本土人文元素,让学生浸润于传统文化氛围之中。

(三)意义塑构:展现档案文化

校史档案是一所学校历经风雨、经历时代变迁的载体,它不仅记录了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奋进、砥砺前行的艰难历程,也是丰厚办学经验、文化传统以及思想内涵的结晶,对于塑构学生的意义世界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学校重视校史文化档案,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史资源,不仅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也能够激励教职工崇德向贤,引领学子潜心求学、砥砺德行。例如,青岛市第十五中学在建校65周年之际成立了校史档案馆,用史料、图片、影像等多种形式将学校的历史发展、历任领导、荣誉称号等多方面的内容具体、可感地呈现出来,展现出“十五中人”的奋斗历程,向师生讲述着过去的辉煌与成就。对于校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学校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档案文化,从讲述英雄事迹等方面开设拓展性课程,激励广大学子树立奋发图强,为国家奉献、为人民担大任的伟大志向。另一方面,在学生思想培育关键阶段,中小学理应积极发挥校史文化资源价值,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校史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和培育,助力中小学生在了解学校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学校归属感与家国认同感。例如,杭州市高级中学将档案文化与校园建筑融合在一起,在鲁迅先生曾经居住的房屋内建立了“鲁迅纪念室”,在阅览室旁建立了“张抗文学馆”等。除此之外,还在校园内建有“叔同亭”“亨颐园”等众多与名人相关联的建筑,为师生创造体验环境,打造特色档案文化,唤醒广大学子的文化情怀。

二、行动性逻辑:“实践活动”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从现实层面来看,学校文化是集管理制度、课程教学、师生交往、环境建设等教育活动要素于一体的复合型整体,不同活动要素之间相辅相成,内在地彰显着学校文化的本质规律。总体而言,制度规约、物质布设、师生互动、课程体系四个方面的实践活动,综合性地体现了学校文化建设的行动性逻辑。

(一)聚魂:制度规约引领学校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框架支撑,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尺。学校文化建设在形式上最鲜明、最直接的表现便是制度体系,它能够有效规范师生行为、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传递学校价值观念,是联结理论系统与实践系统的中介。但是,如果把制度文化仅仅视作对人们行为进行约束的“规范”,就脱离了其根本方向,不仅消解了制度文化的深层内涵,还遮蔽了制度文化的价值意蕴。通过规章制度来引领学校文化的制定与执行,能够凝聚学校文化之魂。具体而言,制度规约主要体现在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章程、校风校纪等各方面。首先,学校办学理念能够总体性地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方向指引,也是推动学校不断发展的动力和准则。一般而言,学校是在充分了解自身历史文化与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发展目标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并以此来指引学校校风、校规的形成与确立。其次,学校章程对于学校文化建设具有规范性作用。在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对制度文化进行顶层设计,在制定学校章程和师生行为规范时能够从整体出发,使相关规范间具有明确联系并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由此形成特色文化体系,从而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其他教育人员规范意识的养成。最后,校风、校纪、校规等是对于学校制度文化的生动阐释。校风、校纪、校规等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理念体系的集中反映。一所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需要完备的精神理念体系,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并以此为基础,形成较为完备的执行监督系统来确保其能真正落实。

(二)布设:物质载体诠释学校文化

物质文化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的“物质承担者”,它能够以显性的方式表征学校文化的生命与活力,是学校文化观念的物化载体,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一方面,显性物质文化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教育意蕴。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是经由校内人员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因而是彰显和呈现学校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的综合体。一般而言,学校物质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上,具体包括建筑、布局、标语、文化墙、教学设施等多种载体,这些物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教育观念,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此意义上,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将自己的形象向外界展示的品牌,它体现着学校的“文明程度”,反映着一个学校在一定时期的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总体而言,学校在进行物质环境打造时,需要保持风格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通过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使学校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教育意蕴的有机整体。可以说,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布局与设计的过程,因为学校外显的行为和符号是学校文化教育性的重要体现,是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通过作品征集、环境设计等,让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校基本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提升其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感。

(三)交往:师生互动联结学校文化

师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受益者,师生共同践行、互动联结构成了师生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围绕教师和学生展开的,因此,关注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与交往对于深入解析校园文化、构建校园文化图景是至关重要的。其一,学生是学校文化的浸润者和受益者,同时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体作用。灵活、多样、便捷的渠道给了他们更多主动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通过积极践行、宣传、塑造学校文化,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引领学生群体的发展,从而将学生文化与学校文化进行对接,将学校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其二,教师不仅是学校文化的践行者,还是学校文化的探索者、设计者、完善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与学校文化连接起来,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文化育人功能。与此同时,教师也发挥着榜样示范的作用,良好的榜样对于塑造中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能够了解学校文化的基本理念,并将学校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也能够严格要求自身,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学校文化的核心理念。其三,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师生文化。教学是师生之间联系最为密切的环节,教师通过教学传播学校文化理念,学生将其内化为自身精神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使学校文化得到延续和发展。在此意义上,学校文化来源于教学活动,并与教学活动互相融合,在教学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四)内植:课程体系彰显学校文化

课程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打造学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如果说,学校文化是“意义”,那么课程便是“意义生成之道”“意义实现之道”“意义表达之道”。用课程体系来成就文化,就是让学校文化能够在学校的土壤中生长,让学校文化有依靠、有根基。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以学校文化为魂打造学校课程体系,绝不是通过简单的外在移植能够实现的,而应该是内在地植根于学校文化并通过不断创生来实现的。首先,在国家课程的执行实施方面,需要根据本校文化实际对国家课程进行适当创生与优化;与此同时,在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本校的特色学校文化。其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多个方面的优势,开设多元化的特色校本课程。需要说明的是,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内植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体现。例如,以杭州市滨江第一小学为例,该校结合周边的服装产业优势,开设了服装设计特色课程,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杭州市京都小学利用自身濒临京杭大运河的优势,设计与开发了“我的家在运河边”特色课程,该课程获得多个省市奖项。因此,学校文化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能够有效地彰显学校文化,并且对于推动学校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生成性逻辑:“愿景描绘”中的学校文化建设

从未来发展层面来看,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不断积淀而成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愿景描绘”就是基于学校文化发展现实进行创造性变革,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特色培育:从“承袭传统”走向“持续创新”

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在不断继承、整合、创新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的。在此过程中,先进的、高质量的文化会逐渐取代落后的、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文化,继而成为学校的主流文化。高品质的学校文化建设内在地要求学校跟随时代脉搏,立足传统而又有所创新,打破传统模式禁锢,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场域。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在承袭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文化建设不是脱离原有历史经验、凭空想象的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已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已有经验使文化根脉不断延续的过程。在学校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展现自身文化底蕴的优势所在。因此,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梳理,明确学校文化脉络体系,为学校发展奠定文化根基。另一方面,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依循传统而不断走向创新与特色化的过程。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这是学校历史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必然,对此,学校文化建设需要对外部环境进行适时预判,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推陈出新,找准面向未来的文化定位,由此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持续推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文化建设就必然要承担起学校特色的全部责任,将学校特色创办的宏伟蓝图寄托于单一的文化体系,如此一来,学校文化建设势必会迷失方向。因而,我们应正确对待文化建设的改革创新,将文化创新视作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而不是全部内容,从而能够形成既与时俱进而又一脉相承的文化体系。

(二)多元开放:从“封闭孤立”走向“区域协同”

学校是一个开放性的生态系统。学校文化建设理应体现其包容性与开放性,致力于改变学校孤立与封闭发展的现实窘境。长期以来,由于区域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区域内学校竞争,以及学校之间缺乏有效协同与互动等现实问题,导致学校文化建设依旧面临着学校与区域“隔离”、学校与学校“割裂”等困境,这一困境让学校处于封闭性状态中,无法满足其现实发展需求。因而,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应从面向自我发展的封闭局面逐步走向区域协同,形成多元、开放的建设格局。首先,学校文化建设要积极整合社区资源,不断走向创生发展。学校处于社区之中,是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中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因而,学校与社区开展合作能为自身发展与文化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与丰富的资源,实现教育的创生与共享。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要努力吸纳多方力量,打造多元合作体系。学校文化建设应该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过程,学校向家庭、社区以及区域内其他学校开放,汲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关注与了解其他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并与之进行沟通交流。最后,学校要不断总结自身文化建设经验,实现区域辐射。学校需要对自身文化建设过程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与改进,进而将自身优秀文化建设做法与典型经验进行推广,以自身带动区域内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进程,为区域内学校文化协同创新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生态。

(三)数字赋能:从“线下开展”走向“双线混融”

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数字化的不断推进,技术正在以一种强势姿态融入学校发展与教学的方方面面,塑造着学校文化的建设样态。技术存在的意义就在于为实现人的自由而服务。因此,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其应用于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对于创办具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学校文化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亟须数字技术的深度支持。其一,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需要依托互联网平台将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办学理念呈现出来,校园网站、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能够实时更新校园文化建设动态,还可以通过网络反馈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调整,以推进数字化文化建设的布局和落实。其二,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智能技术的支持将会替代大量重复和机械的工作,取而代之的则是课程实施的智能化、自动化。在此支撑下,教师可以将重心置于教育学生,这就使课程文化结构被进一步优化,从而发挥课程文化的育人功能。此外,大数据和云计算还用于计算反馈、个性指导、分析预测等各方面。与此同时,5G网络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正在改变文化的存在场域和发展方式,也在影响并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式。概而言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需要以智能技术为桥梁,改变单纯依靠线下方式进行传播文化的现状,辅之以智能技术的深层次介入,进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线混融”。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