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学校特色名目繁多”“特色学校创建贴标签”“学校打造特色是伪创新”以及“一校一品有折腾之嫌”等方面质疑批评的文章不断见诸报刊。在一些文章看来,对于基础教育学校而言,搞好课堂教学、夯实基础头等重要,至于学校有没有个性、要不要开展特色建设并不重要,甚至认为“只要上好常态课、做好常规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创建特色学校。显然,如何深刻理解并科学理性地进行特色学校创建,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重大认识及实践问题。
一 特色学校创建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已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活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与释放,基础教育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进步。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长期以来,学校同质化、千校一面,特别是众多学校办学理念雷同、课程体系封闭单一、教师缺少教学自主权、学生发展缺乏个性等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更加需要学校提供多样化、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为此,党和政府多年来通过颁布法律法规、相关政策,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学校治理现代化、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等一浪高过一浪的基础教育改革,并在持续进行政府简政放权、转变管理职能的基础上,强调从多个层面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鼓励并支持学校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创建特色学校。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年)曾针对“学校被统得过死”这一问题明确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后续出台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年)、《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2020年)等政策文件,均强调不断深化管办评分离、放管服改革,同时引导并支持学校大胆创新、彰显特色、个性发展。
由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场域和实际效果是在具体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和师生素质变化中体现的,因此,改革若要顺利推进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就必须得到基层学校的支持,且要调动起校长、师生员工、家长、社区等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同时,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也需要有成功的范例或典型的案例,让大众看到教育改革的实际效果,进而点燃大众变革的希望。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迈克尔·富兰在《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中所指出的,世界各国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教育改革大多在轰轰烈烈之后收效甚微或无果而终,因为教育变革是一个非线性、不稳定、涉及权力利益关系等在内的复杂动态过程,其结果不仅是不确定的、存在多种可能,甚至会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由此,他特别希望并支持基层、组织、个人和群体能够自主进行自下而上的探索或创新,并认为这种探索或创新才是推动整个社会变革的有效力量。[1]显然,作为学校自主探索、自下而上进行的特色学校创建,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二 特色学校创建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采取了正确的改革方法与策略——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相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大家所熟悉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基层探索最基本的方法与策略之一。邓小平同志曾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指出:“在全国的统一方案拿出来以前,可以先从局部做起,从一个地区、一个行业做起,逐步推开。中央各部门要允许和鼓励它们进行这种试验。”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签署“生死状”,开始了“大包干”,这一大胆探索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为中央制定农村改革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之后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医疗改革等也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与策略。由此,邓小平同志当年说过的“摸着石头过河”“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已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成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社会活力的至理名言与宝贵经验。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也曾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基层探索与顶层设计的辩证统一、良性互动、密切结合才是获得正确认识基本而又重要的现实途径。针对我党历史上不时出现的“激进”或“保守”的观点与认识,毛泽东主席在深刻分析“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时多次明确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循环往复才能完成。
同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顶层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源头活水,特色学校创建的基层探索兼具感性、探索性、创新性等特点,尽管有时其反映的可能是个别的、表象的、偶然的现象而非本质联系,但作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然经历的认识过程,其探索的意义不容小觑。正是由于学校经历了这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尝试过程,我们对特色、特色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以及特色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有了切身的感悟、深刻的洞察、理性长远的认识。
三 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学校自身发展来看,特色学校创建之所以重要,还源于学校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等现实需要。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形式,学校与医院、公司等其他社会组织具有共同特性,乃至具有相似的发展规律,其发展过程一般要经历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等发展阶段。
规范化是指学校首先要达到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而规定的基础设施、人员配备、课程开设等各方面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就像一把标杆,要求学校通过统筹兼顾、规范管理,保证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落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办学的起码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那么谈论特色学校创建是没有意义的。
特色化是指在上述办学的基础上,学校通过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大胆创新,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并通过基于规范化之上的特色育人途径逐步提供“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因材施教”,进而赢得师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这既是学校在规范化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诉求,也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特色化是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阶段,不仅是对学校以往发展过程、策略、成效等的总结与反思,而且是在原有基础上发现亮点、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通过培育、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特色学校的过程。
品牌化是学校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指学校在经历特色学校创建之后,特色更加鲜明、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进而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与认同。
四 特色学校创建的基本原则和路径
特色学校创建的价值与意义毋庸置疑。那么,中小学该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特色学校创建呢?结合当前不少中小学在特色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笔者认为如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第一,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针对个别学校一味追求“特色”,忽视学校历史文化传承、地理位置、社区资源、师资队伍、生源等实际状况的现象,中小学校首先要摒弃“一蹴而就”“揠苗助长”等观念及做法,认识到特色学校创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积累与逐步深化的过程。为此,特色学校创建既要避免“为特色而特色”“为个性而个性”的弄虚作假和舍本逐末、“贴标签”式的随意杜撰,也要扬弃劳民伤财式的“要面子”“政绩工程”,以及故弄玄虚、故作高深地制造“高大上”或“光怪陆离”的新名词或概念。
第二,“学校领导班子自上而下的支持动员”必须与“师生员工自下而上的探索尝试”良性互动、有机结合。作为一项涉及整个学校系统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变革的重大探索活动,特色学校创建既要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的发展构想及其引领与推动作用的充分发挥,学校章程、现代学校制度、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又要充分激发师生员工的主体性、自主性,使大家在切身实践中体验到探索的价值和内在发展的巨大力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针对不同国家教育发展方式所提醒的:“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2]这种发展方式所力图阐明的是:“人民不能被发展,他们只能发展他们自己。……一个人,只能通过他的所作所为,……通过做出他的决定,通过增进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以及为什么做这些事情的理解力,通过增加他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他自己全方位地参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生活而获得发展。”[3]
第三,重构学校课程体系,塑造高效课堂。人们常说:课程体系变革,教育才会高效;课堂教学优质,学生才会卓越。学校领导班子应悬置延续下来的与课程教学关系不密切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等,与教师们一道深入课堂,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一方面通过“研课标”“说教材”“单元整合”等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活动,改变单一、封闭与陈旧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以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替换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然后在实现学校育人方式根本转变的过程中,修改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教风与学风。
第四,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治理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色学校创建不仅强调办学理念更新、课程体系重构、课堂教学优质,而且重视扁平化、分权制、制衡型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和学校治理能力的有效提升,以及民主平等、包容多元的校园文化建设。如此才能保障学校治理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及群策群力、协商共治,进而在体制机制变革中消除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的折腾,使教师真正能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总之,特色学校创建是学校在走过“规范化”发展阶段之后,通过特色项目培育,逐步将办学理念、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学校文化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并历经“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发展阶段,由此呈现出来的独特育人风貌和良好教育品质。
参考文献:
[1] 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30.
[2][3] Ribes B.Domination or Sharing?Endogenous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M].Paris:UNESCO Press,1981:65.
作者:楚江亭 《中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