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县域教育|济宁汶上县-汲取传统文化源头活水,打造儒乡靓校教育品牌

2023-09-20

近年来,济宁市汶上县以“儒乡靓校”品牌学校建设为核心,打造学科融合课程、校本特色课程、同心共育课程等课程,深化技艺传承、基地研学、节日体验、校园文化活动体验,走出了一条特色化传统文化教育之路。

一校一品,打造传统文化校本课程

各中小学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出校本课程目标,开发出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现了“一校一品”文化特色发展。第一实验小学立足孔子宰中都和学校前身为圣泽书院的优秀历史,开发了“诗礼育人”校本课程;义桥镇中学依托乡镇地名由来,开发了义文化校本课程;苑庄镇中学立足荣子出生地这一地缘优势,以荣子三乐思想为核心开发了和美校本课程;次邱镇中学立足孔子宰中都这一地缘优势,开发了“儒雅教育”课程。

多方合力,实施家校同心共育

各学校把传统文化进校园与传统文化进家庭相统一,通过“小手拉大手,全家齐修身”带动家长和学生一起提升国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全环境传统文化育人体系。第二实验小学开展了“我家住在汶水上 中都历史润心田”——“中都历史文化名人”寻访活动,学生和家长在共同阅读《中都历史文化丛书·名人篇》的基础上,制作“我家住在汶水上 中都历史名人寻访”创意作品秀,结合收集的资料绘制思维导图、相机连环绘,书签、装裱的人物序列、灯笼画,撰写解说词,录制小视频等。

融合渗透,促进课程提质升级

各中小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开展了跨学科主题性教学设计。郭楼镇明德小学将经典诵读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了“染·品·行”阶梯式传统文化德育课程模式,帮助学生打通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关联。第二实验小学利用山东省红色传承示范校这一优势,成立了雷锋剪纸社团,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发了雷锋剪纸课程,不仅创作了雷锋故事剪纸,还创作了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套色剪纸、红楼梦里面的十二金钗、庆祝丰收和廉洁文化的主题剪纸。





活动体验,促进深度理解

为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各中小学开展了技艺传承、基地研学、节日体验、校园文化等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在文化浸润中培根铸魂。汶上县教研室开发了《中都文庙——圣治遗风》研学手册及《大运河南旺枢纽工程》研学手册,组织学生去基地进行研学旅行。挖掘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借助团队、班会活动开展“清明时节唱家风”“端午粽香传浓情”“温暖重阳送孝心”等主题文化活动,学生在认知传统、弘扬传统中增进爱父母、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拓展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空间。第一实验小学博约楼诗礼书院大厅东西两侧的墙面上分别制作了“诗有六艺”与“礼有三本”大型浮雕,每层楼的东西两侧分别为“诗可以观”“礼藏于器”“笔墨之趣”“服章之美”“格致之学”“孔孟之道”“人文山河”“诗礼齐鲁”等人文主题,旨在提醒君子格物志学,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让孩子们在校园之内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无穷魅力。



下一步,汶上县将继续做大做强“儒乡靓校”校园品牌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开采好传统文化新“矿藏”,开拓传统文化教育新路径,谱写传统文化教育新篇章,为实现强教兴县战略目标、打造“学在汶上”教育品牌作出新贡献!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