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真的发生,7位京城校长聚焦小学课堂变革

2019-10-15


今年7月份的第5期优质教育协同发展论坛就曾聚焦过小学课堂变革。因其重要、受关注度高,当时就有校长表示:希望再组织一次这一主题的论坛,可以听到更多校长的做法和观点,以便借鉴、推广。2019年第7期论坛,我们邀请到7位京城小学校长,围绕“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聚焦小学课堂变革”这一主题再行交流、探讨。

现教论坛

现代教育报优质教育协同发展论坛,是北京地区媒体打造的一个品牌项目。通常每两周举办一次,每期一个主题,每期邀请7~10位嘉宾分享智慧,共享经验。嘉宾以北京各区中小学校长为主,包括相关领域专家教授。


构建崇研尚实课堂

韩华明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实验学校校长

崇研尚实课堂模型构建在一个“长方体”上:“上面”为“崇研”,“右面”为“尚实”,“前面”为实现崇研尚实的“六意识”,而相对应的另外三个面为“实现的方法”或者说是“评价要素”。

围绕“崇研”我们设计了“二线五环”。“二线”,一条是学生主线,一条是教师主线。为解决学习“真正发生”的问题,我们试图通过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去解决,所以学生主线的五个环节是:预学质疑自主探究合作互解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老师要设法让学生“愤”和“悱”,当学生达到“愤”和“悱”的状态之后再“启”和“发”也是学习在真正发生。所以教师主线的五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点拨纠正强化总结拓展提高,目的是为学生的自主研究的过程提供帮助。

实践中我们从学生的五个环节中发现:学生围成圆圈坐了,但他们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教师让学生自主提问,可他们提出的都是非常浅显的问题;小组讨论,学生不知怎么讨论。从教师主线中发现:上课开始时似乎形式上变了,但很快就又回到了老师主导整个课堂的老路上去。所以我们提出了“尚实”——六个实。与学生主线相对应,我们强调“问题实、讨论实、获得实”,目的是要求学生要提出真问题,进行真讨论,确实有真获得。与教师主线相对应,也强调的是对学生的帮助作用要实,包括了“兴趣激发实、过程调控实、目标达成实”。

“六意识”中,要求教师树立的意识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把学生问题作为资源的意识、对课堂教学成败的反思意识;要求学生树立的意识包括: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互相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勤于动手实践的意识。

崇研尚实课堂模型的实操性比较强,经过近年的研究、实践、推广,学校师生的能力水平均有较大幅度提升,教育教学不断取得佳绩。







真学习 真收获 真成长

蒋学凤

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黄胄艺术分校校长

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我认为就是学生在课堂上要真学习,要真收获,而且真有成长。基于真实的学习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

第一,真实的环境和情景。这里所指的,并非基于普遍规律、普遍问题而开展的旨在示范、引领的研究课、公开课、展示课,而是常态课。比如,有些老师的课件,只是课本知识的简单搬运,那我就要问了:有课本不看,为什么非得看大屏幕呢?课堂环节的创设要基于所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易接受程度,而不是“表面工程”。我们去国外考察,就会发现,不管多少参观者走进课堂,那里的老师该怎么教还怎么教,这就是基于真实的环境和情景。

第二,真实的学情把握。某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学情的确带有普遍性,但我们不能忽略了特殊性。就我们学校来说,学生来源情况比较复杂,家庭结构也较为复杂,老师做学情时,就不能只关注整体、普遍性,而忽略了个体、特殊性。

第三,真实的环节设计。我们强调,教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设计,变教案为学案。事实上,做导学案是老师的行为,而学习是学生的行为,这就要求,学案要为学生而设,而不是为老师而设,要从学生的真实需求和学习实际出发。

第四,与学生真实交流。很多时候,在课堂上,老师会依据自己的预设,去孩子那里寻找答案,而不愿面对课堂上一些真实生成,这是不对的。当然,要实现与学生真实交流,要求老师具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捕捉学生此类信息的能力。

第五,真实的应用操练。现在的考题特别贴近生活,注重考查孩子的思维,题很活。学生考不好,有的老师就很着急:“教过了,考试的时候,孩子咋还错了呢?”事实上,小学生年龄跨度大,成长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允许孩子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成长过程。

第六,真实的评价和反馈。老师要切实抓住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孩子正能量的激励。大数据时代,我们还要多借助信息手段开展评价、进行反馈。


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统课堂

阮守华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学校校长

如何让真正的学习发生在课堂上,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思考。要想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小学课堂上,我们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开展亲情式教育。尤其在小学阶段,孩子偏感性,我们的小学老师一定要让孩子喜欢上自己,这样孩子才愿意学习。我曾经调查过一些低年级不爱学英语的学生,普遍反映:英语老师经常批评他们,脸上没笑容,“我们就不学英语”。小孩子就这样:这个老师他不喜欢,他有可能就不学这门课了。

第二,教学方法要多元化。比如,教学环境设计更有趣一点,游戏化一点,充分利用一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把这些理念融进去。方法要多、要丰富,要让孩子们多元化学习,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思考。

第三,学习内容生活化。孩子小,教学的内容如果脱离孩子真实生活,他没办法真实地发生学习。如何把课本知识和孩子们接触到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是老师们应该花大力气研究的。只有实现了学习内容生活化,孩子们有了真切感受,才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学习、很好地学习。当然,这就要求老师去认真研究两个规律:一个是教育规律,一个是低年龄孩子的认知规律。

第四,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它一定会和现在所组织的各类课外活动相结合,如果天天在课堂上去教,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我认为,光靠单一的课堂教学会禁锢孩子们的思维。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更多重点是讲知识,为了加强思维方式等能力培养,要加强社团选修课建设。

有价值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孩子们学习习惯、学习动力、思维方式等诸多非智力因素,而非智力因素反过来又能促进智力因素,实际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我最后强调教学不应该仅局限于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融合理念的教与学变革

王琦

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校长

随着“五育并举”育人模式深入推进,京源学校小学部以融合教育的理念完善我校“童源”课程体系,让“五育”相互融通,有机衔接。把启智、立德、善美、健体、爱劳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之源,发展之源,成长之源。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反映在我校构建的“教学做一体化”的学习样式上。这里所提到的与生活融合有两层含义:一是强调在学科学习中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我把它称之为“小融合”;二是指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建立以生活主题为牵动,多学科联动的学习样式,这是一种“大融合”。

小融合是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在这样的学习课堂上,学生以实际生活为情景,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不断地体验、探究、建模、内化和应用知识。大融合是指各门学科之间和各领域之间的融合。学校从管理层的角度对不同学科之间的相关联的知识进行统筹安排、合理整合。

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创建“行走的课堂”,拓展学生学习空间,让每一次社会大课堂的学习都成为学生走向社会的研学过程。大体分三步开展:行前知,行中学,行后思。在“行前知”阶段,学生以感兴趣的研究主题结合成学习共同体,自己设计研学手册,明确小组分工;进入“行中学”环节,学生走进场馆进行研究、探究等;研学归来,孩子们要有“行后思”,以研究报告、小报、图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汇报、交流。

同时,长短课时灵活整合。第一课时,主题与方案制定。这是一个短课时,由师生共同来完成,30分钟。第二课时,让孩子通过多学科知识学习和运用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40分钟。第三课时,学生交流各自观点和伴学手册中不断的丰富知识、加深理解,提升能力,50分钟。

总之,学生在真实问题导向下的学习才是真实的学习。


赋予教育思考的力量

祁红

北京教科院丰台实验小学校长

在教育中应用脑科学的成果能够使教育获得强有力的支撑。人类大脑的三个基本机制:一是思维,二是感受,三是需求。三者中,思维起决定性作用。思维决定感受和需要,如果思维方式不现实,人就会深陷沮丧和挫败之中。积极的思维方式带来积极的心理感受,消极的思维方式带来消极的心理感受。让学习真正发生,关键是启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真思起来,思得深,思得广,思得精。

问题引领学习。一是学会提问,发展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愿与能力,是学习的重要目标。二是因问而学:真正的学习从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开始,不断产生问题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三是学问交融:引导学生一方面在不断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中学习,一方面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

思维可视学习。一是借助学具——让抽象的思维直观化。二是记录过程——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现阶段我们通过提要素、理关系、建结构的方式让隐性的思维显性化。发展较强的提炼、概括、推理、分析、综合等思考能力。三是重视板书——让凌乱的思维结构化。

简化思考学习。一是建立模型。把复杂的知识进行高度提炼,构建成简练的思维模型。二是迁移应用。包括:类情境迁移:相似的情境迁移提升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跨情境迁移:在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主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应用;创造性迁移:学生自我创造去迁移,比如创新玩法、创编题目、创编内容。

在思维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暗示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要积极拥抱错误,错误最有价值;我有无限潜能,我能创意无限;我要积极想办法,什么问题都能解决;我与同伴牵手,一定有多种方法。

总之,我们是通过问题引领学习,思维可视学习、简化思考学习,力求为孩子插上思维的翅膀,让孩子在未来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坚持四个“读懂”上好常态课

刘殿兴

北京延庆珍珠泉小学校长

让学习真正发生不是那一节节的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而应该是一节节朴实无华的常态课。

作为一所农村校,我们首先要求教师要读懂课程,读懂学校整体课程结构框架基础下,再结合自己所教科目,来理解课程。为此,我们学校推出了“学科+”的概念,以国家课程为主,然后“+”。第一“+五育”,力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二“+课外书”,学习知识仅停留在课本上,是远远不够的;第三“+生活”,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其次,要读懂教材。你教一年级不读六年级行吗?肯定不行,教师要有整体观、大局观。

再次,必须读懂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并且,我们不能再拿着以前的经验来看现在的孩子了。

最后,就是要读懂课堂

第一,教师应该依据课程内容来设计课堂,课前要做足功课,包括一节课40分钟,老师占多少,学生占多少,这是前提。

第二,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格是课堂变革的目标。今年,我过去教的一个孩子考上了清华,我就在回想:我教他那六年,他是什么样,他是不是就是我们未来教育教学应当如此培养的孩子。我也跟高中老师聊天,问他们想要什么样的孩子,以此不断完善课堂,培养优秀的学生。

第三,构建以学为本的课堂生态是课堂变革的主要因素。要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老师不能高高在上;要让孩子充分预习,让他们懂得独立思考的意义;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

第四,小组合作是当前课堂变革的重要组成形式。我们学校学生人数少又都寄宿,所以学校采取了分层教学,注重学生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让学生学习真正发生,让孩子实现可持续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实现课堂变革

赵丹阳

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校长

聚焦小学课堂变革,首先我们要思考课程怎么变,变化应该发生在哪些领域、哪些方向。在革新里小学近十年的改革之路中,从顶层设计到分层落实,从分层落实到目标检测,我们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发展的主阵地。

首先,目标撬动思想变革。新课程改革以来,立德树人、培养全人、改变课程结构、变革学习方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指导方向。经过全方位调研,我校提出“播撒阳光办教育”,办和谐、润德、养行的教育,确定了“乐学善思、勤勉励志;明志笃行、尚美进取”的宏观培养目标,延展出“六德、四行、四商”并举的教师执行目标,再具化到”知情意行艺”课堂践行目标。

其次,过程引动思想变革。教与学的过程是转变观念、更新方法的载体和抓手,我们做了几项工作:一是构建起学科知识链条化、学科体系完整化的学习过程,使教与学的思维过程自觉;二是构建起合作平等的学习方式,使教与学的行动过程自主;三是构建起学科融合的学习模式,使教与学的研究过程自动;四是构建起美育浸润的学习氛围,使教与学的体验过程自信;五是构建起走动研学的学习模式,使教与学的研究过程自立。

最后,评价撼动情感变革。好的评价不是分类,不是定性,应该成为引导行为变化、提升品德素养、养成有品佳行的助力器。因此追求评价的有形、有趣、有情才是学校管理进程中应深入思考和建构的。为此,我校推行了模拟体验情境式评价,美德美艺。美行赏识性评价,个性集优激励性评价,展才展能自信式评价等,让真正的发展意愿、行为校正发生在学生的自我意识驱动中。

总之,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应是情感互动、文化交融、思想共享的沃土,在这样的文化大课堂中,校长和管理干部是学校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只有这个团队的思想、思维、行动、行为以顶层设计为原点真正发生变革,我们的每一个课堂就一定能发生真正的变革!


本文按与会嘉宾发言顺序整理 文字:甄酉川 来源:现代教育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