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与创新年度国际论坛-2025年3月20-21日

2025-03-02

图片

变革时代,教育先行

2024年,中国教育改革浪潮奔涌,新的教育模式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应对挑战,提升育人环境,全国各地校园改造升级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改革先锋城市,深圳人口持续增长,学位需求激增,新校园建设与旧校园改造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聚焦环境,赋能教育

历年来,中教设计联盟与深耕教育环境设计领域的专业媒体《灵犀空间》,始终在密切关注校园环境变革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汇聚全球智慧,共探未来校园,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2025年3月20-21日深圳举办的2025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与创新年度国际论坛》,共同商讨新形势下教育环境的突破创新。


核心议题

量化分析,感知校园

运用科学方法,对校园声、光、电、热等环境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真实呈现学生、教师的校园体验,为环境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创新设计,激发活力

引入创新元素,或原有元素创新组合,打造充满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校园环境,让空间成为教育的“第三位老师”,激发学生探索欲和创造力。

多方参与,共同推进

学生、校方、家长、社区居民,共同推进校园环境的改善和提升。

事前调研,事后评估

通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对校园环境的使用反馈,倒推校园设计更有效率的方式。




论坛亮点

务实求真,以孩子为中心

坚持客观事实,关注孩子真实感受,打造真正服务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校园环境。

创新引领,探索无限可能

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分享前沿理念和成功案例,探索校园环境参与教育的新形式、新路径。




论坛日程

3月20日深圳校园设计更新革命

朱竞翔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与博士生导师,深圳南山百校焕新行动学术总策划

《做有生命力的校园》

谢菁


一十一建筑联合创始人

《为培养非认知能力而设计的新型校园》

王德久

深圳市区福田中学党委书记

《追求自由成长践行幸福教育——一场课程改革与学校建筑创新设计对美好的双向奔赴(以福田中学新校园空间赋能课改助推学校文化重构为例)》

杨期力

土木石建筑主持建筑师

《石厦四象&阳光桥——深圳校园改造两例》

何石明

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

《关于校园文化》

余斡寒

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观察员

《使用后评估视角下的福田新校园观察》


3月21日校园环境量化评估和创新思维

张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教授

《校园光环境设计》

燕翔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

《校园声音环境与朗读颅脑微振动的中学生益智效应》

廖晶

教育环境媒体《灵犀空间》联合创始人

《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居民共同创设的校园环境》

张旌

BlaRCHITECTES博意联合创始人

《"群落生境式教具"的诸多可能》

邵磊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

《无障碍环境与校园建设》

张为舜

国际WELL建筑研究院中国区副总裁

《可持续校园WELL健康设计》





主持人介绍


图片

廖晶

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环境设计媒体《灵犀空间》联合创始人,公共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幼儿园空间设计标准编制组成员,《中小学校园环境设计与创新年度论坛》联合发起人,策划人,主持人。



嘉宾介绍

以演讲顺序排列


图片

朱竞翔

受教于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研究所与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建筑系,曾任教于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

2004 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致力于研究新型的空间结构、轻型建筑系统和可持续建筑技术。2018 年为深圳高密度城市校园建设研发了全国首创的腾挪校园原型,应用于深圳福田、罗湖和龙华等多区,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土地高效利用提供了崭新路径。2022 年起,作为学术总策划参与深圳南山区“百校焕新”行动的组织及设计工作,赋能城市存量更新的前沿探索。

曾获 《华尔街日报》“中国创新人物奖”、香港建造业议会创新奖、台湾远东建筑奖、WA中国建筑奖优胜奖等众多荣誉。

图片

龙华区第三小学© 张超

图片

福田梅丽小学© 张超

图片

罗湖区莲南小学莲馨校区© 朱竞翔



图片

谢菁

一十一建筑的联合创始人,注册建筑师。从 2021年开始担任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和龙岗区工务署指定设计评审专家库成员。先后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2005 年,建筑学学士)和香港大学(2007 年,建筑学硕士)。于 2015年与FUJIMORI Ryo在深圳成立一十一建筑设计事务所,代表作有深圳福田区新沙小学,深圳南山区“百校焕新”育才四小,深圳南头古城建筑群改造数字展厅博物馆。其中新沙小学荣获2021 A&D Awards-教育建筑铜奖,第八届CREDAWARD地产设计大奖-教育类金奖和2022-2023年度AEEDA亚洲教育环境设计奖-校园建筑设计金奖。

图片

海德学校小学部©张超

图片

育才四小©ACF

图片

新沙小学 ©张超



图片

王德久

深圳市区福田中学党委书记。国家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深圳市首批特级校长、年度十佳优秀校长、深圳大学教育硕士导师。福田区科技协会副主席,福田区政协委员。深耕特区教育三十余载,担任校长二十二年,主持了《生命教育》、《情感德育》等多部校本教材的编写,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现代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思考》、《提升教师影响力是学校主要工作》、《文化视野下学校人本管理与文化构建》等30余篇论文,先后主持《信息技术与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整合方法研究》、《高中生生涯教育实践研究》、《基于青花瓷博物馆平台的综合课程研究与实践》等10多项国家、省、市级课题,在粤港澳校长论坛、亚太生涯规划教育论坛、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创新教育论坛等发表主旨演讲。在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个性教育和专才培养方面有长期的实践探索和丰富建树。



杨期力

荷兰注册建筑师,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荣誉毕业),深圳大学建筑学硕士。

杨期力是土木石建筑的主持建筑师之一,同时在深圳和西安两地开展建筑实践。建成作品包括秦岭插头崖游客中心、秦岭金凤书院、榆林古城工贸院改造(榆林古城更新计划)、深圳红岭中学石厦校区(福田8+1新校园行动第一季)和深圳阳光小学(南山百校焕新第二季)。

图片

阳光小学©张超  

图片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张超

图片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体育馆©张超



图片

何石明

正高级教师,清华大学教育博士,北京市中小学校卓越校长,曾任北京四中副校长、北京丰台二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国内中学生模拟联合国项目的创始人,倡导“阳光文化、简约管理、科学发展”的学校治理理念。2024年9月起,调任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



余斡寒

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百校焕新设计联盟学术观察员,设计学博士,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建筑师,深圳市库博建筑设计事务所学术研究主持。

自1990年代初期起在华南、西南地区从事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从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角度思考在具体的场所中实现普适性现代建筑的本土性、多样性呈现,设计作品和研究成果发表于《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装饰》《住区》等专业刊物,也通过多场讲座和展览的形式阐发。近年对深圳“新校园行动”和“百校焕新”开展系列主题的观察和调研,策划和组织了“福田区‘新校园计划’实施成效后评价”专题研究。

图片

龙华教科院附属外国语学校参观速写©余斡寒

红岭高中艺体中心石笼墙观察速写©余斡寒





图片

张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长聘教授,英国剑桥大学马丁中心 访问学者,中国照明学会室内照明专业委员会 主任,中国科协智能人因照明决策咨询专家团队 首席专家,《Architecture》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以提升建成环境中人的绩效、舒适、健康为目标,融合建筑学与照明学,重新架构建筑光学的理论体系,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照明设计国际获奖29项,聚焦于学科交叉的知识贡献,并拓展至文物保护、人因工程、睡眠医学、智能座舱等领域。



图片

燕翔

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物理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副主任。

专业领域为建筑声学,研究内容包括:室内音质设计、隔声隔振设计、噪声治理、声学材料检测,现场声学测量,声学模型测量,计算机模拟等等。

主要工程(声学设计)项目业绩有:国家大剧院,福建省大剧院,江西省大剧院,山西省大剧院,鄂尔多斯体育场(馆),河北保定关汉卿大剧院,河南洛阳大剧院,黑龙江大庆剧院,四川凉山州西昌大剧院,石景山文化艺术中心,北京天桥文化艺术中心,成都天府音乐厅、厦门五缘学村音乐厅、北京大学百年纪念堂音乐厅、建国70周年国庆天安门红飘带声学设计,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国旗吹飘系统声学控制,2008北京奥运国家游泳中心、老山自行车馆等声学设计,2022北京冬奥会冰立方(冰壶赛场)声学设计等。

主持修订了《厅堂混响时间测试规范》、《厅堂音质模型试验标准》等国家标准,参编修订了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建筑构件雨噪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标准》、《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翻译美国《建筑声学设计指南》、《建筑声学与环境声学》、《声海弄潮》、《追寻宁静》等专业著作读物,编著《噪声控制与建筑声学设备和材料选用手册》、《噪声控制工程手册》、《噪声与振动工程技术手册》、《建筑物理》(第四版建筑声学篇)等专业书籍,发表建筑声学专业论文(国内外)五十多篇。



图片

张旌

法国国家建筑师DPLG,BIaRCHITECTES博意联合创始人/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兼职教授/东布洲科学城规划设计顾问/复杂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博物学/生态学爱好者、公共艺术票友。在教育领域,希望自己和团队的工作,可以创造更多的趣味和可能,帮助孩子们从小学会如何更好地与自己、他人、其他生命体相处,成长为更具独立性、求知欲、敏感度、创造力、责任感、同理心的合格公民。

图片
图片

戈壁绿洲商娱科教综合体

图片

海门东布洲科学城九匡河人家动迁安置社区

宋庆龄早期儿童研究中心



图片

邵磊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住宅与社区研究所所长,学术兼职包括国家养老服务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规划学会标准化委员委员、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2016年创建了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针对残障、老龄、疾病等带来的障碍问题,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的人居环境和工程技术创新研究。自研究院创建以来,推动并参与了国家规范编制,开展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雄安新区,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重大项目的无障碍标准与设计提升工作,策划编写了全国第一套无障碍战略丛书,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和国家出版基金的支持,把我国无障碍环境提升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到新的高度。

2019年5月无障碍研究院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国助残先进集体",这是建国以来唯一高校获得此项称号。2023年5月,研究院在康复国际“百年庆典”中被授予“百年杰出贡献奖”。



图片

张为舜

国际 WELL 建筑研究院™ 中国区副总裁,英国皇家特许建筑师;WELL AP, WELL Faculty, ARB, RIBA。

身为 IWBI™ 中国区副总裁,张为舜先生常驻深圳,主要负责大中华区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业务发展,以及支持中国以外的市场开拓,如日本、东南亚国家等等。




深圳校园参观考察

3月22-23日,我们将组织参会嘉宾实地考察深圳8各具特色的学校,亲身体验论坛演讲嘉宾分享的优秀案例,感受校园环境设计的魅力。


01

福田中学

(reMIX临界工作室作品,校长王德久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考察领队:王德久校长)

高密度城市包围的校园(日景) ©张超

教学楼与学生宿舍 ©胡康榆

图片

校园入口 ©张超


02

育才四小

(一十一建筑作品,创始合伙人谢菁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考察领队:谢菁)

图片

©ACF

©ACF


03

海德学校小学部

(一十一建筑作品,创始合伙人谢菁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考察领队:谢菁)

图片

内庭院© 张超

学生们玩钢管滑梯© 张超

图片

大榕树周边空间 © 张超


04

深圳国际交流学院

(李晓东工作室作品,网红建筑。考察领队:学校负责人)

图片

© UK Studio

图片

© UK Studio

图片

© UK Studio


05

深圳市第六幼儿园

(香港绿建科技作品,中国唯一WELL健康建筑“铂金级”认证幼儿园。考察领队:张为舜)

图片
图片
图片


06

荔园外国语小学(景田)

(人民小学,直向建筑作品,网红建筑。考察领队:学校负责人)

图片

北立面©摄影:存在建筑/ 版权:直向建筑

图片

东侧入口©摄影:存在建筑/ 版权:直向建筑

图片

悬浮跑道与小树林©摄影:罗灿辉/ 版权:直向建筑


07

荟同国际学校

(Renzo Piano Building Workshop, architects。考察领队:学校负责人)

图片

中庭楼梯   © Marcel Lam Photography

图片

报告厅 © 张超  


08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

(土木石建筑作品,主持建筑师杨期力在本次论坛上发表演讲,考察领队:白岩,邓文华,杨期力)

图片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张超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体育馆©张超

图片

红岭中学石厦校区©张超

以上为拟参观学校,实际参观学校名单,以考察通知书为准。


参会须知


论坛时间: 2025年3月20-21日

论坛地点: 深圳


会议费用:早鸟价

2680元/人

3月13日之后报名2980元/人

转发朋友圈积20个赞减免100

缴费成功,赠送价值1200元的“中国教育设计联盟会员单位荣誉称号一年,颁发证书,牌匾。


费用包括:论坛资料,会场,演讲嘉宾邀约,两天午餐费等

费用不含:22-23日学校参观考察费用

报名截止日期:3月18日止,席位有限,谢绝空降,请提前报名,以便更好安排住宿等相关事宜。


报名方式

咨询电话: 13910032880   刘老师(微信同)

网络报名:长按或识别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报名成功后有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



主办单位

《灵犀空间》杂志社

北京利晶艺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东方智赢(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教设计联盟

北京敬文堂教育科技研究院



期待与您相聚深圳

让我们携手共进

为创建更美好的校园环境

为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贡献力量!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