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滨:学校文化设计行业的产生原来是因为ta

2018-10-17

文/北京敬文堂教育研究院 刘海滨

学校文化设计这个行业是怎么产生的呢?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的呢?临近首届全国学校文化设计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我似乎越发想弄明白,希望能够理出一二三来。

当然,本人才疏学浅,根据自己有限的知识简单梳理一下,就当抛砖引玉,做一个探讨吧!不妥之处也请前辈们批评指正!

本人认为这个行业的产生了大概经历几个关键点或者主要阶段。除了国家教育部2006年4月25日《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的发文这一众所周知的直接原因外。首先,可以追溯到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的“校园文化”一词;其次,九十年初期,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央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了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探索,学校的环境设计被逐步重视起来;然后,也是最重要的,即九十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的第八次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此次改革加速了学校文化设计行业的形成。第八次课改明确了课程方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提出了强化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使学校对各类功能室、走廊空间、室外环境的设计需求大大增加,促使不少研究院所、文化公司、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等诸多机构进入了为学校设计的大军中,使这个行业初露端倪。恰巧在这个时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管理思维被引入教育领域,产生了学校文化识别系统(SIS),这个系统包括学校理念文化识别系统(MI)、学校行为文化识别系统(BI)、学校视觉文化识别系统(VI)、学校环境文化识别系统(EI)等四个分支,使从业人员拥有了清晰的理论依据及作业工具,为学校文化设计行业的形成做了重要的铺垫和理论支撑。即便到现在,依然有不少机构还是以SIS系统为主要模型为学校服务。当前,各级各类学校都注重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各地教育部门都在加强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的建设实施等,都成了学校文化设计行业形成的重要推动力量。而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出台,这个行业将更加的繁荣,在落实立徳树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总体看来,本人认为,第八次课改至今,是学校文化设计行业浮出水面、从业人员数量迅猛增加、行业上下游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可以说是第八次课改助推了学校文化设计行业。(个人的观点,不一定准确哦。)2006年国家教育部所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也正是第八次课改运行一段时间后发布的。那么第八次课改都主要提了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哪些内容,我们可以一起回顾一下:

第一次   1949-1952  

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   1953-1957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   1958-1965  

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的初步实验)  

第四次   1966-1976

“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停课吵闹革命,全国只有一种教材,就是毛泽东著作和报刊社论。 68年复课之后,搞工农兵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

第五次   1977-1985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人教社组织编写了第六套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1988年5月,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有地方课程。前七次改革的简评: 1:注重课程内容量的增减,忽视课程自身结构的调整。2:课程改革缺乏必要的理论论证和指导。3:主要体现课本的改革。

第八次:始于1999年

1999年,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在1996年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强化了课程结构的多样性,并在必修课中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在选修课中加大了地方和学校的作用。 2001年,颁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6、课程管理方面,以前基本上是国家课程、教材一统天下,现在强调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充分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也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当然,学校文化设计行业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进入门槛较低,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却很高。(可见敬文堂教育研究院公众号的文章—学校文化设计是啥?)本人认为,这一行业还有很多路要探索,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