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娇 | 学校文化涂层的概念化、结构化与格式化

2023-04-30
摘 要:文化和文明本身就是涂层,具有保护、装饰和炫耀功能。作为文化分析的维度之一,文化涂层能够统合物理、化学、哲学、审美、技术、工艺、情感等多层意义,发挥对文化研究与建设的提醒和整理作用。在物质相对富裕、追求审美和装饰的智能时代,形式主义、技术主义和效用主义等单边逻辑的扩张和盛行引发文化涂层过度、不足和失衡等问题。运用哲学研究范式和结构主义方法研究学校文化涂层的概念化、结构化和格式化问题,对进入3.0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学校文化涂层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相对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包括物理涂装、行为修饰、价值叠加、假设兴替,具有强弱分明的特点。学校文化涂层概念化包括对涂层现象和经验的抽象化、对学校文化涂层定义的操作化、对学校文化涂层知识的体系化、对学校文化涂层问题的具体化,意在构建学校文化涂层理论雏形。从学校文化结构化成层过程和机制看,三重价值选择机制奠定了学校文化基质,三层记忆转化机制积累了学校文化涂料,三种博弈机制确认了学校文化涂层主体及其涂层权。学校文化涂层格式化强调清除无必要成分以释放空间,对必要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和分区整理。涂层整理包括涂层前整理和涂层后整理,依据视觉-听觉装饰、显性-隐性文化、有用-无用管理三对分区逻辑进行,坚定地强化和扩大学校涂层的正义性与正当性、合法性与合理性,全力建设当代学校文化的先进涂层。

关键词:学校文化涂层;涂层概念化;涂层结构化;涂层格式化;涂层整理




文化和文明本身就是涂层,我们一直生活在或简单或复杂的涂层世界。涂层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保护和装饰文明生活,也部分掩盖和扭曲生活。从显性文化到隐性文化之类型,从有用到无用之功能,从文化认同到文化扩散之过程,从文化团结、文化冲突到文化变革之方法,从文化理论到文化建设之范畴,从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到学校改进之实践,学校文化研究成果日渐系统和丰富。21世纪以来,当代学校文化建设走过了自发懵懂的1.0时代和标准化运动为标志的2.0时代,进入规范性、系统性和异质性建设并驾齐驱的3.0时代。这是一个物质相对富裕和追求审美的时代,更是一个能够把现实和历史迅速抽象和折叠的智能时代,形式主义、技术主义、效用主义等单边逻辑的推崇和盛行容易导致涂层过度、不足和失衡问题。作为文化分析的重要维度,文化涂层研究能够统合涂层的物理、化学、哲学、审美、工艺、情感、信息、文化等层面的意义,发挥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提醒和整理作用。梳理学校文化涂层知识体系,分析学校文化成层结构化机制和原理,揭示学校文化涂层格式化分区整理逻辑,利于识别和解决涂层问题,巩固正义涂层立德树人的功能,建设当代先进的学校文化涂层。





学校文化涂层概念化与涂层问题分析


学校文化涂层概念化是指对充斥生活的各种涂层现象及其研究经验的抽象化、对学校文化涂层定义的操作化、对学校文化涂层知识的体系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学校文化涂层问题的具体形式及其成因。


(一)涂层现象及其研究经验的抽象化


这是一个被涂层覆盖的世界,涂层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城市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和行为,在物质与商品生产、建筑与空间生产、政治与经济活动、社会与日常生活、文化与语言交流等领域,都可以发现涂层策略、涂层现象和涂层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正在进入涂层时代。


涂层不仅是技术概念,也是哲学和文化概念。作为一种工业技术,涂层是利用涂料、涂覆方法和工艺所形成的一层连续性薄膜,对涂层对象起保护作用。文化涂层是具象和抽象的存在,是一个集合了技术与工艺、价值与意义、审美与管理、时间与空间的重要范畴,作为一个文化单位,它是一个物理意义和价值意义混合而成的特质综合体,集合了多学科视角的研究经验。现象学直面涂层现象本身考察其发生的内在逻辑,文化人类学通过涂层呈现人类文明的演化程度,道德哲学重在用目的和手段之善分析涂层行为的正当性。行为哲学通过观察涂层行为及其发生规律呈现生活面貌,分析涂层问题发生的深层原因以干预涂层过程。社会学运用权力博弈机制解释涂层结构化过程、解构性现象以及均衡性结果。管理学则关注组织形象的可辨识性、可接受性和关注度,把涂层作为保护自身的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手段和策略。


涂层定义需要建立在对涂层现象和学科研究经验抽象基础上,潘天群认为涂层是将异质进行固化或者驯服的工艺活动,陈忠认为涂层是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运用材料、话语等对不同的异质性对象进行的人工叠合,以生成新的综合体,达到提高效率、增加强度、掩饰问题、树立形象、炫耀地位等效果。把涂层当作现代生活和管理手段具有合理性,关注和解决涂层问题具有必要性。如果立足智能时代的学校组织情境,运用多学科视角,长时空地放眼学校文化结构化成层机制和解构性伴随现象,同时精确表述和分析学校文化涂层的操作变量,无疑很有意义。


(二)学校文化涂层定义及其操作化


从时空延展的维度看,涂层即人工涂饰、涂抹和涂擦等动作的综合体,涂层化即是叠加、叠合、叠压、叠代、叠折等行为和过程的综合记录仪。文化涂层是行为主体对目标物进行人工涂饰和叠加所形成的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包括物理涂层、行为涂层、话语涂层、意义涂层等方式,依此排序看,其可见度和可控性依次减弱和降低,时空维度却由短暂、具微到漫长、广大。学校文化涂层是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通过结构化成层机制和原理,运用格式化分区整理逻辑和策略,在延展的学校时空里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持续发生正向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相对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包括物理涂装、行为修饰、价值叠加、假设兴替四个变量。两个维度四个变量构成了学校文化涂层定义坐标图。


图片


工业涂层定义的属是薄膜,考古学涂层的属是文化层,哲学涂层的属是人工叠合,学校文化涂层的属是一种相对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而没有简单使用人工叠合这一属,因为陈忠研究的涂层重点阐释的是现代性和城市社会的当下生活截面,而这里要关注的是文化涂层的长时空叠加和延展状态。从内涵来看,这是一个立足于学校文化而不是简单套用涂层理论的定义,这是一个集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多角度表述的定义,所识别和所分析的对象超出当时当地的截面。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表明学校文化涂层善的动机;通过结构化机制而成层并伴随解构性现象,点明涂层形成过程;运用格式化分区整理逻辑,表明涂层依据和策略;一种相对可见和可控的文明状态,表明学校文化涂层增值降熵的管理学努力和抑恶扬善的伦理学结果,此乃对教育之强的诠释。


学校文化涂层定义的外延由物理涂装、行为修饰、价值叠加、假设兴替四个变量构成,既有结构化成层的截面,也包括博弈选择的均衡结果,既包括了正义性与合理性,也包括了真善美的意志。选择这四个变量,与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的文化定义有关。沙因的组织文化是指某个特定团体在解决外部适应和内部整合问题的过程中,基于团体习得的共享的基本假设的一套运行良好、有效的模式,包括人工饰物、信奉的信念和价值观、基本假设三个部分。人工饰物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集合体,信念和价值观包括策略、目标和哲学,基本假设指无意识的、视为理所当然的信念、知觉、想法和感受,是价值观和行动的最终来源。学校文化涂层定义在沙因文化三层次说基础上有所分解。人工饰物一分为二,把物质文化单列出来成为物质涂层,即物理涂装,其确定性、可见性和可控性最强。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本就一体相连,成为行为涂层也即行为修饰,也交叉话语修饰。信念和价值观是价值涂层,也称价值叠加,包括价值观、意义,也交叉话语,其可见性和可控性相对减弱。基本假设的变化构成假设兴替,是学校文化涂层的最深处,涉及组织文化基因,积累时间最长,可见性和可控性相对最弱。


(三)学校文化涂层知识的体系化


从文化涂层这个新的侧面生产学校文化管理知识,建构学校文化涂层理论雏型,利于进一步丰富学校文化理论与实践知识体系。学校文化涂层知识体系由诸多有机联系的知识要素构成,包括涂层定义与特点、涂层分类与功能、涂层形成机制与原理、涂层问题表现与成因、涂层前整理与后整理逻辑和策略等。


从动机角度涂层分为善涂层和恶涂层,学校文化涂层是善涂层和正义性涂层,以对抗人性之恶的方面,客观上不允许恶涂层的出现。但在主观角度和审美立场上,的确存在美化涂层和丑化涂层。从涂层主体角度分为自我涂层、社会涂层和集体涂层,每个学校成员的自我涂层直接受时代和社会涂层之影响,汇聚而成学校集体涂层,形成集体记忆和学校文化基因,长时间累积为文化层。从学校管理范围角度分为战术性涂层和战略性涂层,前者具有临时性、暂时性、任务有限性、刷新容易等特点,属于局部涂层,如环境装修、迎接检查、参加竞赛等;后者具有长期性、系统性、根本性等特点,关涉涂层基质和文化的稳定性,如学校文化的凝练、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学校组织结构的设计等,也称整体涂层。依据文化结构和形态所划分的物理涂装、行为修饰、价值叠加、假设兴替四种类型非常有用,能够打开结构看到底。


学校文化涂层具有强弱鲜明的特点。格特·比斯塔(Gert Biesta)提出了教育之强和教育之弱的概念。学校文化涂层之强乃教育之强,即教育向善的强正当性和强正义性。教育首位论持续已久,以追求公平提高质量为己任,满足社会及其公众需求,具有强合法性和合理性。教育环境的全时空性和育人方式的全面性,具有强浸染性和强复合性,强价值性和强浸染性。每个社会都通过理性规划对教育进行设计和干预,以图高效和好的结果。比斯塔把这种干预性和控制性称为教育之强。由于任重道远,教育和学校需要逞强,以呈现出教育本质、社会需要和政府支持之强。每个时代都努力让教育变强,使教育安全、可预测和使其免除风险,故此教育须得逞强,但又不能急躁。学校文化涂层之弱乃教育之弱,在比斯塔看来,教育是缓慢的、艰难的、受挫的、不确定的过程,教育是一种弱的方式,存在着美丽风险。教育包含无法预料和期待之外的结果,输入与输出并不完美匹配。教育方式是缓慢的、艰难的、受挫的弱的方式,为这个过程的结果既不是保险的也不是安全的。教育是弱,故教育示弱,如此方可图强。但百年树人的教育具有弱慢特质,导致学校文化涂层的弱叠压性、弱博弈性、弱炫耀性和弱技术性等特点。


因为强弱鲜明的特点,学校文化涂层功能发挥的侧重点和方式有所变化。固化-保护功能源于涂层固化的基本功能。潘天群指出,固化异质的某种性质是涂层的第一目标和功能,这是人类在与自然进行对抗时的原初目的。物理涂装的固化形成学校文化表层膜,展现学校物理面貌,保护环境安全。行为修饰内含驯化和引导过程,固化为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话语方式等,确保成员行为的规范性、合法性和安全性。价值涂层固化为话语和意义表述的文本、作品和活动,是学校与社会价值和时代需求联系的纽带,与行为涂层共同构成学校组织文化膜,维护学校核心价值体系的安全和正确。假设涂层固化形式主要是学校文化基因和隐性文化要素,能够保护组织框架不弯曲,保护组织文化完整性和个性。假设涂层的形成时间最长,最不好固化,一旦形成不易改变,遗传性良好。时间足够长后,可以形成学校文化层。装饰-审美是文化涂层的第二功能。在安全的基础上,装饰满足发展和审美需求,产生愉悦的心理感受。每个时代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经验,影响学校物理涂装、行为修饰和价值表述,建设美丽学校。炫耀-象征是涂层的第三功能,炫耀即夸耀性展示自己认可的事物,如权势地位、财富美貌、理论技术等,其目的是突出自我,获得赞美与羡慕,自我生产满足感、控制感和征服感。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和休闲概念,指的就是这种情况。涂层的美化功能与炫耀功能不易剥离,消除和抑制炫耀功能有难度。学校文化涂层具有弱炫耀性,但不代表没有炫耀性,因为好学校的存在本身就有炫耀性,如地位、声誉、形象、质量、理念等,这是择校原因所在。只不过这种炫耀性是由社会公众发起的,学校居于被动状态。故此,用象征功能描述这种情况比较合适,知名度高、美誉度强和定位度准的管理标杆学校,象征社会教育之理想和高质量学校管理状态,引发人们的主动追逐状态,反衬了教育的沉静特质。


(四)学校文化涂层问题的具体化


过度化和形式化一直是当代涂层问题的两个重要表现。陈忠担心作为形式化存在的涂层充满风险,会造就一个非真实、不可持续、随时被竞争所淘汰的涂层社会。在这个变革迅速的时代,如果忽视或颠覆了教育之强弱,就会产生三种性质不同、边界不同、影响也不同的学校文化涂层问题。


涂层篡改问题与恶涂层和负涂层相伴出现,在高利害的政治、经济和敏感的文化领域时有发生,后果严重,会造成文化涂层的断层和干扰层出现。外族以战争形式入侵和占领他人领土时,或社会内部出现了恶强势力把持政权的时候,会抢占学校更替教育形式和内容,这种强制骤然导致被入侵者的文化断层。干扰层一般局限在某个地域和某个时段,出现对教育方向和内容的干扰现象,该问题通过党的领导和政策把关、专业守门方法解决和避免。或者出现在学校内部,校长态度和方向出现偏差,该问题通过组织部门及时更换校长和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方法解决。由于存在理性的机巧,学校文化断层和干扰层问题都是暂时的,终会归于善的轨道,印证了两个道理:教育之弱战胜了非正义的教育之强,文化涂层具有价值弱叠压性和假设弱兴替性。


涂层炫化问题与过度装饰、强炫耀性和强技术性相关。这一问题局限在并常见于教育和学校领域,不带恶意但会引发他人心理不适,也违背了学校文化涂层弱炫耀性特点,出现文质不一、形式与内容脱节的结果。《论语·雍也篇》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热衷于豪华装修和教育技术设备之频繁更新,属于物理涂装过度,在浪费资源的同时附带物质炫耀性和技术炫耀性。脱离真实和情感的浮夸行为和言辞属于话语过度,空洞的形式化占据管理主流会造成学校文化连续性断裂,破坏文化基质。如果以虚假的装饰性掩盖不良管理意图和行为,性质就恶劣了。


涂层不足问题与价值弱叠压性和假设弱兴替性有关。这一问题也比较常见,是涂层过度化的反面,与学校管理水平和能力不自足相关。缺少学校发展规划,规章制度不健全或制度垃圾过多,制度的行为周延不恰当和管理不作为等,属于行为与制度不自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使用不周,物理涂装粗糙无审美,学校环境不安全,只重视硬件投入而拒绝智力软件投入等,是投入与审美不自足。学校文化建设存在概念不操作、逻辑难自洽、说做两张皮的问题,学校发展缺乏系统设计和表述,管理经验粗糙,经验结构化能力欠缺,学校成员工作动机弱,意义系统不完整,属于价值、意义及其话语不自足。这种不自足意味着涂层能力弱,无法形成完整结实的学校文化层,组织会出现生存风险和不安心理,伴随羞耻感、沮丧感、无意义感和强烈的离职倾向,属于涂层功能-结构失衡问题。


文化涂层问题的根本成因是技术主义、效用主义和形式主义三个单边逻辑的扩展所致。它们本来是应该成组出现的范畴,即技术-价值主义,形式-内容主义,现象-本质主义,功能-结构主义,当后面的逻辑边丢失后变成单边逻辑,范畴就线条化了,必然产生文化涂层的三类问题:因狭隘而失衡,因单一而过度,因过度而不足。





学校文化涂层结构化过程与成层原理


文化涂层是人类生活确定性的积累、安全感的求证和挣扎力的磨练,其中包含和运用了结构学原理和结构化力量。结构学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组织环境、结构、管理过程等各个部分加以聚类,以整体性、条理化、最佳化、模型化为基本原则,运用总体归类法和结构分析法建立概念及其体系,从混乱的社会现象中找出规律和清晰秩序。结构主义分析和归类方法可以打开学校文化成层过程,得见其机制、规律和原理。


(一)三重价值选择奠定学校文化基质


文化涂层是涂层主体运用理性思维和行为对非理性进行控制的过程和结果,首先发生的是多重价值选择和过滤的过程。考察这一过程可以在学校发展史的N个时间节点上选择M个对象的某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对异质性发现做解释,以展示学校文化成层的结构化过程,这是学校文化基质奠定和集成的主要方式。


善的首位原理自带人类真善美基本价值序列,是文化涂层的开端动机和发展方向。文化具有自我较量性和斗争性,朝着阿诺德描述的光明和甜蜜的方向而去,成为世间所言所表的最好之物。善的首位原理是人类文化的公共选择,贯穿价值选择过程,也自在于教育过程和结果,奠定文化基调。教育乃向善之学,必须取法乎上,立德树人;学校乃文化传承之地,必须取道善良,不求回报;学校立德树人,必须调动善意,引导和鼓励平凡的人们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强化生活信心和意义,保持兴奋和投入,持续奔向美好生活。


学校文化涂层是末端涂层,受开端、中端和远端文化与价值的影响。学校价值体系的形成经过了三重选择,即从人类基础价值到国家和民族文化,从社会主流价值到学校组织文化。人类基础价值是对于人类生存、稳定和发展起引导作用的根本价值,如智、仁、勇、真、善、美、爱等,构成学校价值选择的远景和学校文化涂层开端。国家文化是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主流价值,是学校价值选择的中景。国家文化和人类基础价值构成不同层次、嵌套存在、能够次第打开的价值序列,学校必须结合自我情境做出选择,形成自己的合乎目的和合乎规范的价值系统。


(二)三种记忆转化积累学校文化涂料


文化涂料的积累首先要靠记忆对抗遗忘和个体消失带来的文化损失。学校文化涂层是一种集体涂层和集体记忆,受个体涂层和记忆、社会涂层和记忆的深刻影响,三种记忆形式互动建构和循环转化,成为学校文化涂料积累的主要方式。


刘亚秋从记忆的社会理论基础的追寻中,揭示出文化记忆研究存在一个“社会-文化”范式,来自于哈布瓦赫对涂尔干的社会本体论传统的继承,并延伸到扬·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研究。哈布瓦赫集体记忆思想在涂尔干的社会学框架下展开,一方面接续了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的主题,另一方面,从集体记忆角度讨论了社会团结的实现机制,以及在集体欢腾之外的社会团结实现方式。扬·阿斯曼力图在记忆、文化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进一步发展了记忆的社会框架论,拓展了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中的不充分的文化记忆。阿莱达·阿斯曼把记忆研究从社会层面转向个体层面,关注记忆作为术和力的功能。她依据发生器官把记忆分为三种形式。来自于大脑的神经记忆即个体记忆,依赖于社会互动和媒介符号互动而建构。社会记忆建构依赖于社会交往、人际互动和神经记忆。文化记忆以符号媒介为载体,依赖社会互动和集体符号而建构。三种记忆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和转化。个体记忆和社会记忆依附于具身生命,随着记忆者的逝去而消失,因此在生物学的意义上是有限的,而文化记忆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无限的。文化记忆的时间长度取决于物质符号的耐久性,其空间范围不限于当下,可以跨代际被持续激活并与当下人们活生生的记忆融合在一起,并被后者使用和不断创造与丰富。


学校文化记忆是指成员个体记忆和组织集体记忆之和。个体记忆具有片段性和短暂性、在时在地亲历性和生动性、随机性和情境性,是活文化,其建构与社会记忆密切相关。集体记忆的时空跨度更大更久,是学校机构用目标整合和汇聚了个体成员记忆和组织自身记忆后所形成的组织记忆,通过文本等媒介形式长久、抽象地存活。社会记忆是历时性的大时空的记忆,代表了学校组织边界之外的所有空间和组织机构的影响。考察学校文化记忆的形成和转化,选择的是社会记忆-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的建构的循环逻辑和分析框架,完全符合记忆发生的动力系统,即依赖于个体与环境互动而建构的机制。这一选择也是为了突出人是社会人的属性,突出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这两个重要中介变量的作用,以便清晰呈现学校文化记忆转化的结构化脉络。


学校文化记忆发生两次重要转化,在学校发展的数年间这种转化清晰可见。第一次是从社会记忆到个体记忆的转化,每个学校成员都经历这一过程。个体生命的初步社会化过程始于家庭和学前机构,在与具体场景和关键人物的互动中学习社会规范,形成个体初始记忆。每个学校作为组织个体,自从成立就深受所在时代社会记忆的影响,如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和制度、建筑规模和样式、专业人员的规格和面貌、文化涂料和审美、媒介形式和技术等,社会记忆成熟、全面而深刻地嵌入学校组织记忆,规范办学方向,保护文化涂层的正义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起着整合作用。第二次是从个体记忆到集体记忆的转化。学校成员个体记忆经过外化、加工、张扬、接受等过程,那些有价值的记忆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融入学校文化记忆网络得到合法延伸。个体记忆都有被选择被汇聚的机会,学校根据组织初始记忆,依据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管理要求和质量标准等,对个体记忆之和进行再次整理和提升,形成学校集体记忆框架,在每个发展阶段会产生不同而丰富的记忆细节。学校集体记忆是超越时空的组织记忆,其载体是文化客体、符号和媒介、机构和仪式等。通过系统的公开教化和潜移默化两种方式影响学校成员,继续学习共同的社会规范和分化的知识技能,进一步巩固社会化成果。


学校集体记忆被建构之后,一方面对学校成员个体记忆起到规范、引导和修正作用,一方面又回到社会记忆的洪流中,继续为记忆形式的转化提供质料和方法,这就是循环原理。记忆的两次转化是一个截面过程,这一过程循环往复进行。学校集体记忆结构化后,又返回到社会记忆系统中,在这种广泛的交流和连接中,个体记忆不断在社会记忆中得到重新解读,不论是被证实或丰富,还是被挑战和纠正,个体记忆都可以在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框架中进行定位,获得记忆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种循环无休止,文化记忆链和循环圈自成一体。循环原理与转化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借此学校文化涂料得以积累和连续。


(三)博弈形式和特点确认学校文化涂层权


社会学角度关注涂层权,学校文化涂层的价值选择和记忆建构,也是意义争夺和权力博弈过程,涂层主体的目标建立在可计算的效用之上和利益最大化的选择之上。从涂层博弈形式和特点来看,学校文化涂层主体及其涂层权是高度确定的。


文化涂层博弈有三种形式。一是涂层主体自我博弈。涂层主体可以是国家和民族、社会和团体、各类组织和个体的人。涂层主体拥有涂层权,根据目的选择价值和记忆材料,借助概念、理论等媒介符号对涂层对象进行加工和影响,形成主体满意的新膜层和新行为、新思想等。涂层主体在对涂层对象加工发生前,需要进行自我涂层,学校价值选择和集体记忆本身就是涂层主体的自我博弈,关涉个体性与公共性、自由与限制、规范与创造、生产与复制的关系的均衡处理,以确保涂料数量和质量。二是涂层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博弈。涂层是源于人类对自然实物和社会与文化等非实物的不满而产生的涂抹和修饰行为,涂层对象包括实物表面,也包括制度、行为、话语、历史等社会表面。涂层主体生产和占领空间,选择材料,阐释文本意义,掌握互动过程,改造涂层对象,制造合法合理的互动结果,以形成利益均衡格局而收尾。三是涂层主体与外部周围的博弈。这是因为涂层对象还会交叉作用于公共空间而影响到他人,还因为涂层主体的关系网络构成周围多个利益链和权力链,产生动作和效果的联动。每个文化涂层都具有外部效应或者溢出效应,可正可负。在涂层权归属不确定的情况下,涂层博弈要复杂许多。最终会回归善的轨道,理性的机巧不仅是一种必然的力量,而且是一条通达真理之路。


学校文化涂层博弈具有强弱分明的特点。博弈动机具有强一致性-弱分歧性:学校文化涂层是正义涂层和善涂层,是合法性和合理性极强的文化涂层,是先进的人类文化、国家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文化涂层的主体、内容、结果的确定性极高,遵循善的首位原理,在毫无疑问的真善美框架下开展,价值和意义体系确定无需争夺,也不允许争夺,因为这是被国家强烈保护的安全底线,权力争夺的动荡情况除外。学校文化涂层主体的价值选择和取向一致,涂层实施框架一致,育人目标一致。在宏观和中观层面强一致性框架下,微观层面存在动机和认知差异情况,如特色项目的选择、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技术的选择等,都具有个体特征,这种差异称为弱分歧。博弈过程具有强合作性-弱斗争性:这是因为涂层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学生具有人的未完成性和活泼多样的个性,成年群体的恰当准确引导是教育发生的基本样式。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和社会、家庭和学校、大学和专家系统等涂层主体的发力方向一致,学校管理和整体改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组织结构变革、课程建设与课堂文化建设等实践,皆是校内外多方力量合作的过程,以教育之强保护教育之弱。学校文化涂层主体行为具有高度合作性,一个进入劳动市场的人才需要20年左右的学校教育,授课教师和导师队伍不下百人,靠合作行为凝聚过程,共同接近培养目标。合作中的冲突和差异仍然存在,如学校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管理竞争属于良性竞争,学校组织与教育行政部门、家庭和社区之间也会存在各种冲突和矛盾,如教育观念和管理观念分歧、教学方法和技术观念的分歧等,在利益和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容易解决,没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会形成冲突式团结、合作式竞争、互惠性均衡的学校文化状态和区域教育格局,完成当时当地的文化涂层。博弈结果具有强相似性-弱兴替性:与其他组织涂层不同的是,学校文化涂层结果具有强相似性,即在长时空的文化层阵型中,学校文化层面相高度相似。从开端和过程来看,不同时代学校所选择的价值体系框架和内容是相似的,涂层主体都是专业性相似的群体,涂层对象是与主体同类同质的未完成的人。从过程来看,学校文化成层过程相似,施加影响的方式和途径也基本相似。从结果和终端来看,学校文化涂层的每个截面和界面都高度相似,每次循环都相似,导致每个文化层的堆积内容和结构也相似,没有结构性的改变和颠覆。弱兴替性是指学校文化的假设部分稳定程度高,兴替不易发生,并不排除下列情况:学校物理涂装的合理刷新,老物件和文物的涂层修复,行为修饰的合理变化和附加,学校价值、意义及其话语体系的继承性更新和叠加,新媒介形式的普遍应用,学校文化层的叠压,等等。必须承认,学校文化涂层的材料、内容和方法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文化基质和文化涂料没有变化,但数量和具体材料、方法和技术会发生变化。





学校文化涂层格式化分区整理逻辑


学校文化涂层整理包括涂层前整理和涂层后整理,前者为深层整理,侧重学校文化基质奠定、涂料积累和使用涂层方法,后者为表层整理,侧重建设结果及其外在调整,二者高度互动互相影响,覆盖了意识和潜意识层面,包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都包含着格式化含义和方法。格式化本指对磁盘或磁盘分区进行初始化操作,把同类事物处理成相同的规格和样式。文化涂层格式化指的是清除无必要成分以释放和清洁空间,对必要成分行分类归纳和分区整理。涂层整理强调补全多对逻辑范畴解决涂层问题,以恢复涂层逻辑周全、从容、包涵的功能状态。


(一)视觉-听觉装饰分区逻辑及其意义


在知识经验的获取中,视觉和听觉感官居于首位,因其首当其冲、不假思索、开门见山和不分先后,视觉-听觉装饰逻辑成为涂层分区整理第一逻辑。在视觉和听觉感官层面对学校文化进行表层装饰、里层整理和释放,以完善文化涂层的技术-价值主义的双边逻辑。


以视觉-听觉装饰作为分区逻辑的依据充分。从视觉力学来看,在感觉等级中,西方理性主义倾向于给视觉以优先地位,亚里士多德把视觉当作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光照。人类语言中存在大量的视觉和听觉隐喻,我看、我说、我想、我认为、我觉得、视野、眼界等,表达的就是这类观看力学和尊崇视觉的感受。这些感受体现了语言对视觉和听觉的绝对依赖,对视觉的强烈偏好开启了人类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从视觉美学来看,视觉参与构成的形式美是美学表现的基本法则。20世纪初期视觉形式理论开始盛行,意在寻求视觉形式与精神结构的对应关系,用形式展现生命的本质和精神面貌。从视觉工艺学来看,涂层是视觉工艺和艺术,物理涂装、话语和行为修饰及其保护、装饰和炫耀功能都直接与观看力学相关,都是视觉和听觉及其心理感受相互作用之结果。


视觉-听觉装饰分区逻辑利于解决涂层过度问题。一是助益于解决物理涂装频繁刷新问题。对于学校而言,物理涂装成本相对高,审美要求高,频繁刷新会浪费资源,视觉形式的不确定也会威胁审美,导致对学校价值理解的混乱。二是助益于解决学校设备频繁更新问题,以杜绝教学设备更新的盲目性和攀比性。三是助益于调整涂层功能,体现弱炫耀性强安全性和装饰性,拾掇和立体学校文化形象,实现学校形象的视觉形式和精神内核的统一。四是助益于清晰涂层分区整理策略,可以通过完善和坚固学校核心价值系统、文明和优雅学校行为和话语系统、改造和升级学校物理涂装的审美系统完成技术与价值、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二)显性-隐性文化分区逻辑及其意义


从文化存在形态而言,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对于学校文化涂层整理而言,显性-隐性文化分区是第二逻辑,相对于第一逻辑而言,这是一个从意识到无意识、从价值到假设、从可见到不可见的连续体,是有层次感的纵向深入逻辑。依据文化存在的两种形态对涂层进行分区整理,以完善文化涂层的形式-内容主义和现象-本质的双边逻辑。


显性-隐性文化分区整理逻辑依据如下。一是文化三分法:爱德华·霍尔(Edward T. Hall)继承了文化主义研究传统,把文化的生活方式说发扬光大。文化三分法是霍尔文化理论的核心,他按照意识程度高低把文化分成三种类型:技术文化、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技术文化清晰度最高、情感性最低、意识程度最高,隐形文化的清晰度最低、情感性最高、意识程度最低。三个层次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显形活动可以转化成隐形活动,隐形活动可以转化成为技术性活动,技术性活动又会成为新的显形系统。霍尔的文化分类使文化研究明确进入无意识世界,也清晰了生活方式说中的不那么理想的成分。二是两类个人知识说:波兰尼把个人知识分为两类,以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知识是明述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默会知识。能用语言符号加以表达的知识属于明述知识范畴;而理解力、判断力、鉴别力、审美能力等,非语言所能充分言说,可以用行动和实践表达,属于默会知识范畴。波兰尼看到了两类知识的差异,不仅主张默会知识的独立存在,而且主张默会维度的优先性,进而展示了默会与明述知识之间的动态关系。三是学校文化全景观: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与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部分。显性文化即明述文化,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可以明确用语言表达的部分;隐性文化即默会文化,包括学校人际文化、能力和技能文化和学校传统等无法明确表达、只能通过深度闯入和深刻观察获知的部分。这一结论可以带动学校文化研究顺利进入到无意识研究领域,并与文化涂层四个变量全部吻合。


对于解决涂层质量不足问题,显性-隐性文化分区逻辑具有三点意义。一是利于清晰呈现学校文化涂层基质结构,学校文化基质是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合成板,不可见、不愿听无法抹杀文化的沉默框架。二是利于从容选择学校文化涂层的正义涂料,真善美为核心所构成的价值系统是正义、正当、合法涂料,隐性文化也是其内容之一。全面了解学校文化涂料的来源及其存在方式,才能从容选择涂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三是利于提高学校文化涂层质量,学校隐性文化层的浮现,利于了解真实文化与宣示系统的吻合程度,促进逻辑深度统一,解决学校文化建设的逻辑难自洽、概念不操作、说做两张皮问题。四是利于制定涂层分区整理策略:通顺和简练学校显性文化系统,显现和管理学校隐性文化系统,整合和利用学校两类文化系统。


(三)有用-无用管理分区逻辑及其意义


有用-无用结果分区逻辑是学校文化涂层整理的第三逻辑,这是一个交叉逻辑,既交织着有用-无用平行轨道的管理过程和结果,也涉及纵深层面的显性和隐性文化形态。依据学校管理过程和结果对涂层进行分区整理,以完善功能-结构主义和效用-人本主义逻辑。


有用-无用管理分区逻辑的合理性有两点依据。一是无用之用说。一棵大树因其是无用之材而得以存世良久,庄子叹之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之用与美学超功利性思想有关,鲁迅讨论过文学的不用之用,丰子恺认为艺术无用便是大用,即非实用性和非功利性的文学和艺术,具有陶冶性情、丰富人生的审美价值。人类管理结果中存在大量无法计算的非理性成分,不在评价范围和管理典型范畴之内,但的确影响组织团结、团体凝聚力和文化氛围,削弱管理质感。二是管理本质实践说。管理的本质就是实践,看重效率和结果,看重知行合一,这是管理过程论和结果论的典型观点。德鲁克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性就是成就。


对于解决效用主义单边逻辑造成的涂层功能失衡问题,有用-无用管理分区逻辑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甄别和利用积极假设。假设居于文化最深处,与善恶交织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密切相关,也与追求现实原则权衡利弊的自我有关。学校在选择价值系统的过程中,以追求理想和向善的他我原则为首位,利用积极假设充分张扬文明和美好,扩大善的原理的覆盖面,适当兼顾自我的合理利益,努力限制本我的自私本性,使其在潜意识中保持不自知状态,或者在意识层面偏居一隅保持静默状态。二是优化集体记忆。在学校集体记忆形成的过程中,英雄人物、故事传奇、仪式典礼、有趣日常等都是记忆点,承载着学校文化基因,生动展现当下学校文化的生命感。因此而形成的文化纽带具有粘合功能,当组织和集体用结实的忠诚纽带催生了凝聚力强的集体身份时,集体记忆更加牢固。三是增加管理质感。这一分区逻辑贯彻人为重、事为先、正直为基的管理原则,强调关注精神意义的生产过程,关注心理感受,培养和呵护安全感、依靠感和温暖感,从而饱满文化质感,增加管理质感和涂层质感,以坚固涂层的保护性和优美性。四是系统运用分区管理策略。兼顾理性和非理性两类管理结果,均衡正式和剩余两类管理范畴,利用直觉经验和理性框架两个反应系统。高质量的学校管理,需要依靠严密的制度和精准的决策来保障框架和细节,还需要用直觉来增加管理的灵动性和好感,以增加审美体验和文化涂层质感。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