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娇丨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一项完整的中国学校改进经验的报告

2022-04-01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年01期
作者简介: 张东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文化管理、学校改进.
DOI:10.14138/j.1001-4519.2022.01.002311



摘 要:这是一项对积累了13年之久、文字发表量达到300余万字的研究的元研究,立足于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模式,植根于学校文化研究,作用于学校改进实践。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发展的学校改进模型。在清晰阐述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知识系统的基础上,回答三个研究问题:模型构建有哪些经验?聚焦模型的研究经验有哪些?应用模型的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有哪些?研究采取全方位扫描方式,坚持工作专业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的工作思路,概括了这项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哲学范式和实证范式同时出发,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两头开始,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共进使用,抽象升维和还原降维并肩作战,最终形成了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完整的知识系统,包括价值与理论、机制与工具、实践与经验三个知识模块。该模型是中国学校改进众多模式中的一项经验,不代表全部。

关键词: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改进经验



研究发现,世界各国四十年来学校改进的共同经验是:以促进学生成长为根本目的,研究与实践高度互动,以项目方式推进和管理,走政府、大学、学校和社会多方合作的道路,也共同面临成本相对高、成效相对小、成功相对难的问题。在学校改进趋向于系统化工程、专业化网络和数据化驱动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学校改进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和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经验,参考学校改进的发展趋势,运用中国文化力量和知识体系解决学校改进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了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发展,中国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和推动的大规模学校改进蓬勃发展,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多所大学参与其中,形成了中国学校改进的丰富经验,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就是其中一项经验。这项关于这个模型的元研究力图回答以下问题:模型知识系统和构建经验有哪些?聚焦该模型生产学校改进知识的研究经验有哪些?应用模型的项目管理经验和学校改进经验有哪些?通过这项完整的学校改进经验的报告,可以补充和丰富中国向世界学习什么和世界向中国学习什么的经验互动链条。





模型的知识系统

模型是理论简明、精准的形式表达,是优化配置系统要素的设计思路和框架,其作用是能够还原理论回到实践,也能够带动实践的抽象水平,因其简明而便于操作,成为理论与实践接合的阶梯。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以下简称模型)的知识系统由三个知识模块组成。

(一)价值与理论知识模块

第一模块包括模型概念、模型价值、学校文化基本理论三个知识单元13个知识要素。

1.模型概念知识单元

第一单元包括模型定义、结构和定位3个要素。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的全称是,学校文化驱动区域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模型,是在政府、大学、学校三方合作背景下,以学校文化为抓手,优化配置学校文化要素,全面驱动学校系统思考、整体改进与发展的一套管理思想和操作框架。学校指中小学,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指对学校发展高屋建瓴的系统设计,面面俱到高保真地落实到细节,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质量提升和管理进步。学校整体发展指区域内一批学校共同发展,含教育集团学校;也指每所学校系统思考,整体发展。模型是一个生动的有机体和完整知识系统,其简明知识体系概括为:三个知识模块,内含九个知识单元34个知识要素和六图一表:模型知识系统一览表、知识系统轮状图、模型研究方法论体系环形图、学校文化拟人结构图、模型建设过程框架图、模型工具箱和学校改进经验五星图,见表1。

图片

作为一项中国学校改进经验,模型的本质和定位是,中国学校改进模型之一,适用于政府、大学和学校三方合作的大规模学校改进项目和活动。以此命名这项经验的原因是,模型本身是位于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能搭建阶梯联结二者,实现知行合一的管理质感。这一中观位置,又能够串联起宏观框架、抽象之道和微观细节和形而下之术,自然而不突兀。

2.模型价值知识单元

第二单元有六个要素:价值观、目的、立场、路线、策略、原则。模型价值观是,每一所学校都有文化,每一所学校都与众不同,每一所学校都值得尊重,源于以学校文化为抓手的学校改进的四点目的:引导学生持续乐观地投入学习;帮助学校掌握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系统思考与整体改进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形成高质量教育群落;引导学校成员过一种气质优雅、举止从容、内容完整、精神健康的美好教育生活。模型立场是:学校文化就是教育生活的全部,学校文化就是教育生活本身,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日常管理过程,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循证改进过程,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特色形成过程。模型坚持的路线是:工作专业化、经验结构化、成果可见化,把事倍功半的管理,变成事半功倍的管理和更高质量的管理。模型把学校文化与学校改进联系,与课例研究等八个实践领域结合,形成一总多分的工作策略,一个大齿轮带动八个小齿轮,形成从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到教师与学生、课程与课堂、党建与管理、公共关系与环境文化的落实链条。模型坚持五项原则:安全、有效、系统、团结和简易,具有全局性、针对性、简明性和实用性。

3.学校文化理论知识单元

第三单元有四个要素,即学校文化定义及其结构、学校文化分类及其管理、学校文化发生机制、价值驱动型学校及其文化哲学。学校文化采用属加种差定义方式: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即办学理念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和校训、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校徽和校歌等要素;学校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合称办学实践体系,包括教师和学生、课程和课堂、党建和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和空间环境文化。该定义也即学校文化结构,二级变量为办学理念体系和办学实践体系,三级变量十四个含44个观测点。参见《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2015版)(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学校文化包括显性和隐性文化,这是依据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传播学等研究成果的分类。学校显性文化包括文本、作品和活动三种类型,具有可充分言说性和可充分看见性,隐性文化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和意会部分内容,具有无法充分言说性和可见性,可用实践、行动和活动等表达。二者之和构成学校文化全景观,使用言述有方、默会有道和剩余有用的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模型分析了学校文化团结与冲突、扩散与变革的发生机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文化团结是基于对办学理念体系的认知一致和情感共鸣,形成的真实、紧密、高级、愉悦的人际连结方式,相似性原理引发聚合—依存机制,差异性原理和拟亲原理引发分工—协作机制,均衡性和调适性原理引发规范—整合机制,学校通过坚守规范、举行仪式、治理偏离等方法实现文化团结。文化冲突指学校成员因某种抵抗或对立情形而感知到的不一致,包括权力冲突、符号冲突、代际冲突和角色冲突等,利用诱因-贡献平衡、多元协商-合作、需求-差异整合策略进行冲突管理,从团结到冲突、从冲突到团结是螺旋、循环和升降过程。学校文化扩散指核心学校向集团成员学校输出理念、管理、师资等资源,共治共建、共享共赢,使用升维、协商、发明等策略解决伴生问题。学校变革包括适应性和转型性变革,嵌入、濡化、博弈和平衡是其发生机制,通过结果指向、一致性培育、知行重构和力量联合等策略培育变革能力。

价值驱动型学校与经验驱动和技术-效能驱动型学校相对而言,三种成分并不能完全互相代替。这类学校文化地图清晰、价值观驱动管理、内群体文化团结,背后的文化哲学是中国文化和人类基础价值,群体本位、家隐喻、和为贵、三省吾身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价值驱动型学校建设策略是:甄选-保卫、引导-教练、觉察-创建。

(二)机制与工具知识模块

第二模块包括机制、标准和工具三个单元9个要素,是链接价值与理论、实践与经验知识模块的腰身,有所交叉。如标准知识单元既可放在此处,也可放在理论知识模块。

1.机制知识单元

第四单元包括三个要素,即三方合作机制、五步工作法、六项工作制度,提供程序性知识。政府、大学和学校三方合作,共同参与学校改进,是世界各国学校改进的共同之路,三个主体基于共同利益平等协作。大学担任中间角色,承担建构、研究、应用和修正模型,并持续生产学校改进知识的专业责任。五步工作法是模型重要的合作和指导工具,包括必要准备、全面诊断、系统策划、落地执行、成果可见五步,细化为17个办法。为了把政策、研究和实践三点有机联系起来,把政府、大学和学校三个主体工作平台贯通起来,模型使用六项工作制度,即核心工作站制度、联系人制度、专家小组工作日制度、三方联席双反馈制度、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制度、两种信息管理制度。

2.标准知识单元

第五单元包括高质量学校文化标准、高质量学校文化建设标准和《指标体系》三个要素,三者价值一致,思想统一。高质量学校文化标准:慧于中、诚于内、秀于外。慧于中指寻找学校文化线索、提炼学校文化概念,确保学校办学理念体系的表述逻辑自洽、精准简练。诚于内指通过借力发力、行政把关、全员参与、文化宣传等方式,引导全员认同和参与学校文化建设。秀于外指通过学校形象、师生行为、环境表达等途径,把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形之于外、美化于外。慧于中是难点,指学校理念体系表述言之有实,内核坚固,其标准是:生动、珍爱、高级、合体、简单。高质量学校文化建设标准,指学校文化建设和管理过程做到框架清晰、细节精微、质感饱满。《指标体系》是回答如何建设秀外慧中学校文化的过程性知识,基于上述学校文化定义研制,适用于所有中小学。

3.工具知识单元

第六单元主要包括四个要素,即四种类型工具,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工具箱。评估类工具含学校文化整体和部分评估工具,如《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问卷》《最难共事者问卷》等。模版类工具含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报告模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模板、校长汇报提纲、课例研究报告模板等。局部数据收集类工具,除了前面所列量表外,还包括教师、学生、中层干部、校长、家长和社区、教育行政人员的多组访谈提纲、学生测试套题等。课堂观察类工具含教师与班级情况表、教学时间分配表、学生学习投入状态观察表、课堂问答行为类型频次统计表、教与学策略观察表、小组学习观察表、语言流动情况图、教师巡回路线图、课堂文化观察表、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表等。有时把标准也放入工具箱中,是第五类工具,见图5。

(三)实践与经验知识模块

第三模块包括项目组织经验、指标应用经验、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三个单元11个要素。第七单元即项目组织经验,包括依靠政府、大学、学校三个要素。第八单元是指标应用经验,包括配套应用、过程应用、结果应用三个经验。《指标体系》重在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内容和方法,同时必须具有价值判断的评估意义,在学校文化建设不同阶段的作用是:在学校文化从无意识的自发、零散、片段阶段到有意识的自觉思考、系统思考和操作过程中,起到聚焦、系统、丰富的框架约束和指引作用;在出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表述过于臃肿庞杂、制度复杂或搁置、信息过载等问题时,起到修剪和简化作用。第九单元是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包含文化立校、以评促建、标准引领、模型护航、研讨式评建五个要素。

(四)模型知识系统轮状图

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的学校改进知识系统全部展示完毕,形成模型知识系统轮状图,见图1。为便于学校操作,图形打破知识模块和单元,析出37个关键要素。

图片

图形从里到外的第一层,是价值观、立场、目的、原则、路线,把分解了学校文化定义的指标体系也放入其中,代表价值与文化基本理论知识模块,但非全部。这一模块扎根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本质、学校改进促进人的发展的目的和学校文化基础理论,通过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学校文化,表达学校改进的价值高度和理论基础,构成模型知识核心圈。第二层选择机制和经验知识的一部分,包括三个主体和五项经验,总结大规模学校改进由谁发动和参与的宏观经验。第三层是机制与工具知识模块代表,是中介变量,包括六项工作制度和五步工作法,回答三个主体如何共同工作、如何组织大规模学校改进项目等问题。第四层是学校改进层面,其知识元素来自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模块,指出了学校文化建设八个工作领域和四种通用的管理策略。前面三个圈层的力量经过联结和整合后,共同聚焦作用于项目学校管理八个领域,校长文化领导力是中介变量。推荐综合使用文化团结、管理冲突、文化扩散和文化变革等策略,提高校长文化领导力,从而回答以一个学校为单位,如何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问题,展示高质量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





模型的建设经验

模型知识系统的形成和提炼并非一蹴而就,其形成和应用本身也是不断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建设过程,甚至比学校改进过程难度更高、更加漫长和费力,在解决好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关键问题基础上,把经验结构化和还原化,才能切实有效推动大规模学校改进的进程。模型建设过程包括建构与形成、研究与评估、应用与完善等环节,是学习、参与、研究的过程,围绕稳定的目的与核心知识高度互动,相互交融,形成了模型的建设经验:始于学校改进知识和经验的持续学习,终于学校改进实践的大规模参与、主持和完成,得益于和完善于学校文化及其理论的深入研究,模型建设框架见图2。

图片

(一)始于学习学校改进知识和经验

模型形成经历了酝酿和准备期(2006.3-2008.6)、形成和应用期(2008.7-2013)、成熟和推广期(2014年至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项目领衔,各有不同重点任务和关键事件,时有交织和连续,并非有不可打破的严格界限。

1.零星学习打开认知

系统学习学校改进的知识和先进经验,一直贯穿模型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自发到自觉,从懵懂到明了,从片段到整体,表现出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方式。模型酝酿期在2006年,处于准备期。于我而言,只是为了完成被分配的任务,在对学校改进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加入学校改进项目,茫然走入一所初中校,承担改进任务,持续三年。我当时的状态是,不知学校改进为何物,不知道每周去学校干什么,没有路径,没有目标,毫无头绪。更未接触到学校文化及其研究领域,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选择和使用现成模型的能力。当时讲授本科生的《学校公共关系管理》这门课,使用的是自己写的教材,其中一章是学校形象管理,就用了学校形象管理框架,完成了那所学校改进的个案研究报告,还得了奖。对学校改进经验的学习,是零星片段的:听香港中文大学回来的同事们讲座,向他们要些学校改进的材料,学习香港优质学校改进计划,两个齿轮、学校发展主任、教师工作坊等经验,打开了对学校改进的认知。

2.自觉进行系统学习

随着认识的深入和自觉意识的加强,意识到需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系统学习方式:学习国内外学校改进知识和先进经验,2011年完成世界主要国家学校改进经验的文献综述,掌握中国大陆地区学校改进信息;2012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实地观摩学校改进经验,多次参与两岸四地学校改进研讨会;系统学习了香港学校改进计划,包括香港跃进学校计划(1998-2001)、优质学校计划(2001-2003)、优质学校行动计划(2003-2004)及优质学校改进计划(2004-2009),这些计划都是整全、互动和有机的综合性改进计划,全面刷新了我的学校改进经验。

3.专业学习完善模型

在系统学习和入校实践基础上,2009年提炼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立刻应用于小规模学校改进项目中,找到了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抓手。2013年出版专家小组《学校文化管理》五本丛书,是我们初步改进经验和理论知识的集成。在模型成熟和推广期,采用专业学习方式,重心转移到学校改进知识的生产和模型的完善上,关键事件有:大量系统阅读名家及其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政治学、管理学等专业著作,学习沙因、泰勒、威廉斯、霍尔、霍夫斯泰德、亨廷顿、梁簌溟、费孝通、胡适、钱穆、皮尔森、威斯勒、涂尔干、罗宾斯、巴纳德等人的思想,系统思考学校文化定义,奠定模型的理论基础。同时,2015-2020年主持并完成《学校改进模式与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对6个国家40年22个项目的学校改进模式进行系统学习,归纳出学校改进的共同经验、问题和趋势,完成专著《学校改进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二)终于学校改进实践参与和完成

参与指完整并深度参与学校改进实践,主持和完成各种规模的学校改进项目。对应模型建设的三个主要阶段,归纳出相应的三种参与形式。

1.零星参与积累入门经验

与酝酿期和零星学习匹配的是零星参与形式,一无所知和单枪匹马的工作方式,承担的任务是:作为专家团队一员,参与到初中建设工程项目中,负责一所薄弱初中的改进;作为专家组成员,短期参与过两所小学改进项目,负责组织结构设计部分。这就是我2006-2008年前半年的学校改进经验,无主题,虽然很少,但是真的宝贵有用,带我入门,引我思考,才有了学校文化百万字成果,才有了这篇关于模型的元研究。

2.独立主持学校改进项目

与形成期和系统学习匹配的是完整主持项目的深度参与形式。2008年7月到2013年,独立主持和完成区域学校改进项目十余个,组建专家团队50余人,项目学校70余所,这些前期改进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各区县, 2008年7月的丰台区持续四年的26所学校效能提升项目,是我第一次主持学校改进项目。2008年11月,海淀区委托学校文化创建项目,持续3年指导9所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这个项目于我的意义是,从此开始回答什么是学校文化的问题,一走就是头也不回的十三年。自2009年初次应用模型指导中小规模学校改进,至2011年完整实验了一轮,并从北京各区县合作,扩展到京外部分省市。这些经验不止宝贵,是我们研究学校文化的起点,积累了《学校文化管理》丛书的素材。

3.深度介入大规模学校改进实践

2012年是机制与工具知识模块大丰收的一年,边应用边改进,进入到主持大规模学校改进阶段。根据反馈数据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模型,明确了学校文化为抓手的学校改进主题,完善了工作制度,明晰了三方主体的角色定位和责任。与成熟和大规模应用期、深入学习匹配的是深度介入的参与形式,即继续以项目主持人方式、有组织地带领专家小组,介入更高层面大规模学校改进项目,大范围应用模型,而且以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管理标准实施,作为官方认可和首选的学校改进项目主题。这阶段的工作集中在北京地区,与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合作完成。2013年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2014-2015年主持北京市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经过专业评估的400余所学校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2018-2020年主持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的实践研究项目,滚动三年,专家团队200余人,现场调研300余所学校,协助教委完成1594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任务,提供系统专业支持。在此期间,完成《指标体系》研制工作,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供调研报告和研究报告300余份。

(三)完善与学校文化基本理论的研究

完善指逐渐精准学校文化自变量,不断修正模型,通过学校文化理论深入研究,使之走向细致和成熟的过程。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建设是动态过程,建构、应用、修正与完善等环节可以循环往复,互相提醒。对于学校改进实践而言,模型就是其可干预的自变量,嵌套和内含着学校文化定义及其操作变量。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的学校改进,意在通过学校文化各要素的系统设计和结构性干预,提高学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能力,从而实现因变量的正向变化,以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形成价值驱动型学校。模型的成熟,不仅来自于系统和深入参与大规模学校改进实践,更得益于文化基本理论的研究,尤其是学校文化定义、对其操作变量的细致分解和《指标体系》的颁布。有此,才有学校文化分类、价值驱动型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团结与冲突、扩散与变革等知识元素的生成。图3是学校文化拟人结构图,完整显示学校文化定义及其可观测的变量。

图片

拟人结构图把学校文化比喻成人体,上半身是办学理念体系,下半身是办学实践体系,中间为学校文化之腰。学校核心价值观是人头,是指挥学校文化建设的大脑,校训是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阐释,是脖颈。两个目标是心脏,校徽和校歌是胳膊。教师与学生文化、课程与课堂文化、党建与行政管理文化相当于两条腿,公共关系和环境文化相当于两只脚。这里能看到与八个管理领域匹配的八个实践理念,是接合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学校文化之腰,如果没有它,学校文化就会折断分为两截,形成“说做”两张皮问题。八个实践理念指办学理念体系落实在教师、学生、课程、课堂、党建、管理、公共关系和环境八个领域中的具体理念。当然,只是大致相似,并不要求严格一一对应。拟人结构图通过清晰分解学校文化变量,表现出系统设计学校发展和改进的必要元素及其逻辑关系,让学校容易形象地看到,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缺项问题,利于补充和简化。





模型的研究经验

模型建设是研究和实践紧密互动的结果,它不仅以结构性知识助力于学校改进实践,也为研究者提供了学校文化这个研究抓手,聚焦模型上下延展,生产出三个知识模块,持续输出学校文化及其建设的系统知识,丰富中国学校改进知识和经验,共同提高工作专业化水平。研究形成了可见的系列研究成果:出版专著200余万字,发表论文50余万字,撰写案例并入选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15万字,指导学校文化研究主题的博士学位论文160余万字,提交研究报告数百万字。只有层次丰富、扎实可靠的研究及其经验,才能让模型的框架经得起推敲,细节经得起放大,质感经得起琢磨。

(一)研究需立足根本

这里的根本包括价值根本和理论根本,能够保证模型高度、深度和结实程度。聚焦模型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捍卫价值高度。在其引导下,研究立足、扎根、聚焦于理论基础和学术根本问题,逐一解决学校改进现实中的框架和细节问题。

完善学校文化定义。《学校文化管理》中的学校文化定义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主导下的全体成员的行为方式与物态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个定义是摸爬滚打了多年后提炼而成,好用,也存在定义内涵论述薄弱的毛病。在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一阶段,解决学校文化的操作性及其与学校管理工作的联系性刻不容缓,注重其操作变量和种差描述,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建设价值驱动型学校》一书中,学校文化定义得到明确补充,揭示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显性和隐性文化。

研究学校文化分类。文化分类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维度,从文化与文明传统到文化主义,从文化分析到文化建设,众多文化研究流派取得了丰富成果,对中国学校文化研究的启发甚多,学习威廉斯生活方式说,收获了学校文化定义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属,获得学校文化和谐性与斗争性视角,认识到学校文化从团结、和谐到冲突和斗争,从冲突、斗争到团结与和谐是一个螺旋、循环和升降的过程,致力于形成斗争式和谐、妥协式均衡、冲突性合作的格局,以学校文化建设成就美好教育生活。受爱德华·霍尔三分法启发,看到学校文化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层面文化的总和,带动学校文化研究顺利进入到隐性文化领域。这些理论基础研究,对模型的稳定结构和价值高度起到可靠作用,坚强其合法性和合理性。

(二)研究得切换视角

聚焦模型的研究,立足和聚焦稳固的根本,同时上下延展左右开弓,触角遍布学校工作全部领域,但多而不乱。这是因为这项研究在不同阶段始终坚持四个视角并适时切换。

一是首先解决三方合作和项目管理的机制视角。二是着眼于学校改进实践的问题解决视角,立足于学校管理实践情境,把学校文化研究的抽象知识和结构化的经验,再还原到学校管理实践和细节中,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和水平。三是研究视角,基础研究、实践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四是政策视角,三方合作的学校改进项目,与研究者单独立项的一般研究课题不同,专家小组需要为政府教育政策的落实提供专业支持,需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战略部署下配合工作。作为项目主持人和大学的研究者,需要不断切换和整合政策、学术、实践、合作这四个视角,探索和生产三方都能够接受和好用的学校改进知识。这项研究的时间足够长,耐心足够大,力量足够强,有秩序地安排、容纳和整合了学校文化研究和学校改进的多项研究及其成果,并以学校文化驱动模型连缀成为一体性的知识系统,它是描述性的,也是阐释性的,还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以上四个视角解释了这项研究的现实主义本体论、结构主义认识论、建构主义方法论和观照利益相关者需要的价值论。图4是研究方法论体系环形图。

图片

环形图语是:研究运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方式,两头同时出发,二者渐进结合,通顺了逻辑。研究次第结合运用哲学范式和实证范式,重点解决了学校改进知识大框架和细节问题,解决了经验抽象成理论,和理论知识再次还原于实践的问题,利用模型找到了经验抽象与理论还原之间的中介桥梁和逻辑支架。研究范式及其方法的混合运用和四个视角的切换穿梭,通过全方位扫描,解决了在核桃林中准确找到一只核桃,和把一只核桃再回归到核桃林中这两件事。对于四个视角中遇到的诸多具体问题,其研究战术是各个击破,稳扎稳打,逐个解决,把问题解决的方法过程写出来,这一战术确保了模型的质感。

(三)研究要开发工具

模型一直都重视学校文化评估和测量,就个人研究经验而言,工具研究和使用经历了没有工具、借用工具、研制工具、形成工具箱四个阶段。

2008年7月之前,没有自己的工具,使用项目组提供的教师和学生满意度等评估工具,统一收集数据,每个参与者完成调研报告。项目结束时,项目组每个成员完成一份学校改进的研究报告,没有统一要求,也没有研究主题,没有合作机制,以私人感情互相支持。当时的思考是:如何把来自不同大学的专家资源整合起来?三方共同工作的机制和沟通平台是什么?学校改进是否需要有一些共同的规范和标准?怎样选择和研制与此匹配的评估和测量工具?项目最终的成果形式是什么?这些思考正是模型首先要解决工作制度的初衷。

2008年7月,开始独立主持区域学校改进项目,着手解决上面急迫的问题,建立三方合作工作制度和沟通机制,2009年提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虽然课题没有获批,却是专注于此项研究的关键。从此,把学校改进聚焦到学校文化建设这一主题上,顺利解决了三方合作共同发力问题。与此同时,专家小组多向展开学校文化研究,学校文化评估工具的研制是重中之重,从未中断。在工具研制出的前两年,采用借用工具形式,选择了一部分成熟量表收集数据,包括组织氛围调查问卷、教师组织承诺量表、最难共事者问卷和学生学习投入量表等,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实物收集法、测验法、观察法等,从教师和学生满意度、管理风格和效能等方面收集学校管理现状的数据和资料,运用多角互证的数据比较模式,形成混合数据支撑的学校改进证据。显然,此阶段所用工具属局部数据收集工具,明显缺乏学校文化整体评估工具。

学校文化评估模型分两种,即类型评估和轮廓评估模型,前者是把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变量,通过评估可以确知学校文化在模型中归属的类型,后者是把学校文化作为组织的整体生活,了解学校在模型各维度上的表现,也称轮廓评估模型。2010年开始,模型有了自己研制的学校文化整体评估工具。徐志勇负责设计和修订了《学校文化发展状态评估问卷》,由4个一级维度、12个二级维度和40道题目构成,参与性考察和测量学校教师的工作能力、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一致性考察学校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情况;适应性主要考察学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对周边环境及家长的各种变化或要求的捕捉能力和反应速度;使命考察学校是否具有远大而明确的目标和志向。四个维度形成两对矛盾主体,也是一个学校文化建设所要平衡和解决的主要冲突,两对矛盾的解决,决定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问卷采用5点量表形式,4个一级维度的α系数均超过了0.8,12个二级维度的α系数除了能力发展和顾客至上两个维度的得分略低于0.6以外,其他都高于0.6。金一翔整合了组织文化系统模型和学校文化驱动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学校文化评估矩阵模型,从价值论、架构论、类别论、工具论及故事论等五个横向视角,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及物质文化等四个纵向视角,设立 60 个初级评估指标,形成了小学生问卷、中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家长问卷、校长问卷构成的工具套件,按照学校文化指数把学校分为成熟型、中等型和待改进型三种类型。迄今为止,模型已经形成学校文化建设工具箱,加上标准知识单元,共五类工具(见图5)。

图片

(四)研究可持续加强

研究可持续加强的部分是:一是按照模型知识系统,继续研制学校文化整体评估工具。徐志勇和金一翔的工具质量良好,专业性强,皆借鉴了国外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评估框架和理论模型,也都做了本土研制和修订。模型作为中国学校改进模型,需要继续研制一个符合自身知识体系和框架的学校文化整体评估量表和工具套件:以学校文化定义作为理论框架,把《指标体系》的44个观测点转化成题项,形成四点或六点量表。二是继续加强实证范式研究和量化研究方法的运用,采用实验法和非等同对照组等方式,检验项目学校发展与变化程度。同时,系统引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倾向于此,如五步工作法、六项工作制度、校长文化领导力的中介作用、学校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吻合度、学校文化形态与文化质量指数、文化断裂系数等,将此前各个击破的演绎性的研究问题逐一实证化,用量化研究数据验证、丰富和修订结论,坚持多角互证的数据比较方式,形成混合数据支撑的学校改进证据支撑系统。





模型的应用经验

模型应用产生了很好的实践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项目学校取得了大量的研究类和实践类成果。前者如校长出版专著、集中发表论文、课题立项获批、参与撰写管理案例并入库,后者如召开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研讨会,收获各类教学成果奖,成为教育集团核心学校等。该部分内容专门撰写,不再赘述。这里阐述模型实践应用的结构化经验,并根据实践反馈继续完善模型。

(一)项目组织经验

在模型实践与经验知识模块中,提到了三个项目管理和组织经验,此处展开。

1.依靠政府发起和推动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教育公平、优质、均衡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制定大规模学校改进政策,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支持学校改进。任何卓有成效的大型学校改进项目,都是由政府发动和推进的,只有政府才有能力调动各方力量共同作用于一点,远非个体的小打小闹可比。北京市教委和17个区县教委,联合一体,高度互动,是项目推进单位。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下,被信任和委托的大学和专家小组,具有理论优势和思维优势,拥有项目整体设计能力经验和能力,有学术影响力和实践影响力,有学术话语和实践话语的穿梭和转换能力,有三方沟通协调工作的能力。学校改进项目不仅是一项大型且系统的研究,还是一项多元主体参与的大型实践,需要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应用之间的中介机制等知识和路径连接。因此,项目管理需要做到:政府需要和学校需要第一位,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第一导向,以见到实效为第一原则,研究和学术为其服务,所作所为必须与前者步调一致,大局为重,重在配合,在需要专业支持的地方发挥高水平作用,保证学校改进项目的高水平设计、操作,获得有质感的结果。

2.依靠大学提供专业支持

承担任务的大学及其专家小组,为学校改进项目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确保项目一开始就在科学框架内专业地工作。各国学校改进经验表明,不仅认识到要以结构化的项目方式推进学校改进工作,而且还进一步意识到学校改进项目本身的运营与管理的重要性,并为此创建专门的组织机构,以协调各方主体与资源并提供支持与服务。由于各国学校改进项目主导主体不同,这些项目的管理机构称呼各异,有的是政府性质,有的是大学研究机构,有的是社会非营利性基金会。美国“综合性学校改革”项目由综合性学校改革质量中心管理;美国“为了所有学生的成功”项目管理者是“为了所有学生的成功”基金会;英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项目的管理机构是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英国“教育行动区”项目管理者是行动论坛;澳大利亚“智慧学校”项目由澳大利亚改革委员会管理。学校文化驱动模型诞生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成为实施学校改进项目的主要专业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专业教师200余人,半数教师的专业方向和研究都与基础教育有关,教育管理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院、教育技术学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等尤其多,成为完成学校改进项目的专业人力资源库。

3.依靠学校自我改进

不管外部主体的力量多么强大,学校改进都需要学校自我消化、整合和驾驭,是学校改进的关键主体。模型实施渔鱼计划,指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不仅撰写学校文化建设方案,重点在于引导和帮助学校掌握系统思考和整体改进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框架,提供文化建设工具箱,用结构性经验引导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学校学会打鱼方法后,能够持续地循证改进,总有鱼吃,不会靠吃山空。每一份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完成后,学校需要3-5年执行,其结果如何完全依赖于校长的文化领导力。十余年来,很多的项目学校校长都已调换到新的学校工作,他们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觉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方案,而且能够独立带领学校成员完成,模型的系统知识和框架作用明显奏效。在学校能够更好地独立行走的时候,专家小组可以放手,只起咨询作用即可。

(二)大规模学校改进经验

模型应用积累了中国学校文化建设经验,也积累了大规模学校改进的五项经验。

1.文化立校的功能论

文化立校,指以学校文化为抓手,发挥其促进个体、组织和区域发展三个功能,从学校组织、区域层面,指导和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改进经验,展开的是功能论。首要任务是,帮助校长成为系统思考者,激发校长的文化自觉,点燃教师热情,自觉利用一切外力和资源,以学校成员为主体进行文化建设。文化立校的根本目的是,学校成员因文化而自信和进步,学校因文化而独特和卓越。文化立校经验包括学校和区域策略,前者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学校文化建设的策略,包括明理、善人、治事、化物等方法;区域策略指区县或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进经验,包括模仿建设路径、聚焦不同年度主题和激励学校能动自主等方法。

2.以评促建的目的论

以评促建,指用学校文化评估手段,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程和提高改进质量的经验,包括立项委托、政府推进和专家引领,展开的是目的论。立项委托指教育行政部门把不同名称的学校改进项目,委托给大学专家小组,引领和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进程,保质保量完成学校文化建设任务的经验。政府推动指教育行政部门不仅委托,而且引领、参与学校改进项目,在不同阶段以不同方式进行项目推动的经验,包括原则推动、文件推动、会议推动和成果推动等方式。会议推动指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小组联合举办会议,指导和推进项目进程。成果推动指把学校文化建设结果以多种形式固化成为经验,包括发表相关论文、学校文化建设报告集、工作简报、出版专著等形式。专家引领指在政府推动下,专家队伍走在前面,利用研究优势、成熟成果和实践经验,发挥重要引领作用,包括标准引领、计划引领和报告引领。

3.指标引领的内容论

指标引领,指利用《指标体系》作为学校文化建设方向、框架和内容的学校改进经验,包括问题动因、标准研制、指标解读、指标应用,展开的是内容框架论。《指标体系》产生的直接动机是解决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三个问题:逻辑难自洽、概念不操作、说做两张皮,需要制定学校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标准,找到明确的操作点和观测点,才能解决表述混乱、繁杂、说做脱节等问题,把学校文化建设推向标准化、简易化和操作化道路。专家小组先后利用一年多时间,完善了《指标体系》,过程包括五个步骤:战略部署、专家研制、多方研讨、教委把关、专家修改。指标解读指由教委把关人、指标研制者等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传播,包括政策解读、学理解读和标准本身的解读等。

4.模型导航的途径论

模型导航,指在三方合作基础上,利用模型工具箱为学校改进保驾护航,落实《指标体系》,展开的是途径论。模型提供了内容框架和支持途径,见工具箱。这里补充两项内容,一是在六项制度基础上,北京项目创造了一项新的制度,即片区联合展示制度:把北京17个区县分成5个片区,每个片区由3-4个区县教委及其学校组成,每个区县选择一所学校,集体协商后集中在一个区县的一所学校中,在一个月内集体展示、互相交流各自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和改进经验。二是与例行听评课相比,模型的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具有三个特点:研究性,有主题;规范性,有工具;合作性,有辐射。课例研究创建了教师合作研究和参与者联合学习的平台,大学联系人负责课例研究的项目管理、培训指导、开发工具等;教研员负责协助学校和执教老师备课,执教者负责备课、上课和反思,校长是课例研究小组负责人,教研组是自然的研究团队成员,特级教师是指导者,工作站其他学校成员是参与者。来自外区县的学习者,把课例研究方法、工具带回自己的学校,发挥了学校改进项目的辐射作用。

5.研讨式评建的方法论

研讨式评建即多元主体通过标准协商、现场协商和会议协商方式,运用现场建议、报告建议、成果建议等方法,共同参与学校改进的经验,展开的是技术论。多元主体包括大学教授、研究机构人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教育杂志主编等,来自50余个教育相关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分管业务的负责人,他们起着重要的组织保证和督促作用;中小学校长来自优质学校。学校文化评估过程采取多主体合作参与、互相研讨和协商的方式进行,包括标准协商、现场协商和会议协商等。现场协商指专家小组在现场工作日和校长答辩现场的研讨和对话,会议协商指利用会议研讨和对话开展工作,这种协商经常发生在教育行政部门与专家小组之间。共同改进是针对评估结果不理想的学校,多元主体各尽其责、协助学校改进的做法,包括现场给出建议、对学校自评报告的修改建议、总结学校改进经验形成成果的建议。

综上所述,应用模型的五项经验之间互相联系,彼此成就,犹如五颗星,缺一不可,各自闪耀,见图6。

图片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