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和改进的必由之路,学校文化评估是对学校发展的检验和指导。为落实《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启动了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活动, 2014年的任务是引导200所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及其评估活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东娇教授主持该项目。在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项目组利用一年多的时间,于2014年3月研制并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并于2014年10月对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本期特刊发《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学理解读与评估应用》一文,期望广大读者更多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进展与实践推进。
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导航仪,它由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构成,具有价值属性、操作性、关怀性和系统性特征,源于教育向善的价值属性、国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定义的学理基础;其现实依据是以点带面、以培带评、以建促改的工作原则和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三大问题:逻辑难自洽、概念不操作、说做“两张皮”。《指标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操作指南。《指标体系》的评估应用包括配套应用、过程应用和结果应用。
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学校文化评估
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责无旁贷。首都基础教育界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意义深远。学校文化是系统思考学校发展和改进的有效工具,学校文化评估是对学校发展质量的检验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稳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指标体系(本文简称《指标体系》)就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导航仪。一个科学规范的评估指标体系必须体系完整、变量清晰,有深厚的学理支撑和现实依据,同时还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制定过程、评估目的、评估指标、评估标准、评估决断方式、评估过程与方法、评估结果的使用等内容。关于评估目的、评估过程与方法、评估结果的使用将在后文阐述,这里重点解读《指标体系》的指标、标准和评估决断方式。
《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构成,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其中三级指标名之以学校文化观测点。评估标准是对三级指标的解读和操作,名之以学校文化建设要素。如,对C3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创新性的释义是:“积极进行校史整理和建设,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学校文化观测点和建设要素的命名准确有新意,便于学校文化自评和他评,为学校进行文化建设提供明确抓手。《指标体系》的评估决断方式是给分和分配——给分是依据某个分类标准给予受评者一个有关优点或价值的定量测量结果,本《指标体系》采用百分制给分形式,操作简易;分配是将有限的资源依照不同的量分给不同的人或组织,所得量代表了评估结果,该评估结果为学校获得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称号提供参考和依据。《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名称、标准及其分值分配具体表述如下:
4个一级指标及其分值分配是:A1学校文化体系建设(10分),A2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建设(15分),A3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建设(65分),A4优势领域发展(10分)。
14个二级指标及其分值分配是:B1学校文化体系建设(10分),B2核心价值观(4分),B3 办学目标(3分),B4育人目标(3分),B5学校理念识别(3分),B6学校理念宣传(2分),B7管理文化建设(8分),B8课程文化建设(12分),B9课堂教学文化建设(11分),B10教师文化建设(12分),B11学生文化建设(12分),B12公共关系文化建设(4分),B13校园环境文化建设(6分),B14优势领域(10分)。
44个三级指标及其分值分配如下:C1规划操作性(3分);C2体系完整性和一致性(2分),C3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创新性(2分),C4文化共识性(3分),C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度(2分),C6来源的合理性(1分),C7表述与阐释的清晰性和相宜性(1分),C8目标清晰度和适切度(2分),C9历史与现实符合度(1分),C10目标制定的科学性(2分),C11目标契合度(1分),C12校训及其阐释的清晰性和认知度(1分),C13校徽、校旗设计与阐释的清晰性和艺术性(1分),C14 校歌的传唱度(1分),C15理念宣传的充分性(1分),C16成果影响的广度和深度(1分),C17学校组织结构的合理性(3分),C18机制与制度建设的有效性(3分),C19师生参与的积极性(2分),C20课程体系建设的完整性(3分),C21课程实施的实效性(3分),C22校本课程的特色性和实效性(3分),C23师生参与性(3分),C24课堂教学方式的方向性(4分),C25课堂文化的学生参与度(4分),C26学生需求的关注度(3分),C27教师幸福感(2分),C28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性(4分),C29教育研究的规范性和应用性(3分),C30教师研修的制度化和促进性(3分),C31核心价值观落实度(3分),C32德育工作的计划性和有效性(4分),C33团队活动的丰富性和功能性(2分),C34学生评价体系的激励性(2分),C35班级文化建设的学生参与性(1分),C36学校文化影响力(1分),C37各方参与的多元性(1分),C38国内外交流的范围和程度(1分),C39安全与危机管理机制的健全性(1分),C40环境的安全与人文性(2分),C41环境协调性(2分),C42图书馆及其使用的充分性与合理性(2分),C43效益及影响力(5分),C44师生共享程度(5分)。
《指标体系》的学理基础源于教育属性、国家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定义,而这几者之间密不可分。
1. 《指标体系》具有价值属性
这一属性的学理依据源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向善性。教育是培育善人的活动,是引导人向善的活动。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不是理性知识的堆积”。在中国文化中,“教育”从一开始就同“善”相联系,善为教育原本之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荀子·修身》)、“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说文解字》中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些阐述都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为善。《指标体系》向善的价值属性表现在学校文化标准的阐述和三级指标的表述上。一级和二级指标表述多使用“建设”一词表达追求善和好的价值取向,三级指标即学校文化观测点和建设要素的表述,具有更直接、更强烈的向善性。如,C24课堂教学方式的方向性的标准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落实科学减负,探索适合学生主动、有效学习的教学模式和策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研究。C26学生需求的关注度的价值取向是: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进步。
《指标体系》价值属性的另一个来源是国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指标体系》的内容显然落实了这一点。如,C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度的解释是:要求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现国家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 《指标体系》具有操作性
操作性意味着学校文化概念可分解、可测量,逻辑具有自洽性。学校文化定义是《指标体系》变量分解的依据,或者说《指标体系》的操作性的学理依据是学校文化定义。经过几百所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研究,我们对学校文化的定义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学校精神文化又称学校办学理念体系或学校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徽、校歌。学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合称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管理文化和物理环境文化。这一定义采用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生活方式是属,种差是文明、和谐、美好、学校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与物质形式及其六种表现形式——前者依据和吻合于教育的向善属性,后者明确了学校文化的操作变量——这些变量就是《指标体系》的一(其中的A2和 A3)、二、三级指标的来源。
3. 《指标体系》具有关怀性
关怀性指《指标体系》内容对学校成员发展的全面关照与关怀,是与《指标体系》的向善性和学校文化定义相伴而生的特征。《指标体系》的人文关怀性有三:一是人在中央——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主旋律,办学理念体系、管理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环境文化、公共关系文化的表述和落实都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如,C26学生需求的关注度、C27教师幸福感、C28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性、C40环境的安全与人文性,等等。二是强烈关注学校文化建设各个领域中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性,如,C4文化共识性、C19师生参与的积极性、C23师生参与性、C37各方参与的多元性、C44师生共享程度等。三是尊重学校历史、过往理念和人物。如,C3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创新性,强调学校要积极进行校史整理和建设,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实践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和创新性。
4. 《指标体系》具有系统性
系统性指《指标体系》的目的和作用是引导校长和学校系统思考学校发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体现在一级指标的设置上。在学校文化建设的4个一级指标中,A2和A3分别是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建设和办学实践体系建设。这是依据学校文化分解的两个核心变量,占80分。指标A1学校文化体系建设是《指标体系》的总纲,通过 C1规划操作性、C2体系完整性和一致性、C3历史传承性和文化创新性、C4文化共识性四个观测点的设立强调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总领式关照点:既有规划又有逻辑体系,既有现实也有历史,既有共识又有行动。A2和A3是对A1的具体化。设立A4优势领域发展这一指标的考虑同样充满了人文关怀,《指标体系》的制定数次征求和吸收了中小学校长的意见和建议:设立A4突出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项目和优势项目,其分值很高,意在鼓励学校个性化办学实践及其成就。
《指标体系》不仅具有合理的学理基础,更有重要和充足的实践依据。引领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有矩可循,刻不容缓。因此,《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其实践与现实依据在于以下两方面。
北京市教委在委托项目时明确要求:引导和建设是工作重点。项目工作原则是:
以点带面。每个区县在备选学校中选择2所中小学,17个区县选择34所学校作为创建点,细致地进行研讨式评估。验收阶段,每个区县选择1所学校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以带动整个区县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和思路。学校汇报和展示全部按照《指标体系》要求及其格式进行。
以培带评。以培带评指加入培训环节,带动和指导学校文化建设及其评估工作。2014年4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学校文化研究中心设立“学校文化讲坛”,高校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校长先后对项目学校校长进行了两次集中培训,解读《指标体系》,指出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对策。通过学校文化建设问题的培训帮助学校更好地理解和操作《指标体系》。
以建促改。评估是为了创建和改进,以此为契机,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和路径,帮助校长掌握和习得系统思考学校文化建设的工具。通过创建,引导学校对照《指标体系》查找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切实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持续、科学发展。
就目前北京市中小学而言,学校文化建设集中存在三大问题:逻辑难自洽、概念不操作、说做“两张皮”。每个问题都必须有改进和解决策略,以打破学校文化建设裹足不前、肤浅混乱的局面。《指标体系》就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工具,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操作指南。
逻辑难自洽指学校文化概念与其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展开及其表述之间缺乏一致性和一贯性,存在逻辑疏远、逻辑松散、表述疏浅的问题。概念不操作指学校文化概念被搁置,成为概念话语,始终处于提出概念摆着看的阶段;或对自己提出的学校文化概念随意解释,无法操作。而另一方面,学校操作实践是每天继续和开展着的,但与文化概念和理念体系没有太多关联。表现为变量不分解、概念不相宜等问题。说做“两张皮”即知行分离,指学校文化理念体系的表述与文化实践的操作及其表述逻辑无关联或不一致的情况,说归说做归做,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之间逻辑断裂,各自为战。
逻辑自洽、概念操作和说做合一是解决散打问题的主要对策。而《指标体系》的学校文化定义从一个逻辑起点出发,逐级分解可以操作的变量,具有完好的逻辑自洽性,能够解决说做“两张皮”、学校文化拦腰斩断的问题。
《指标体系》重在引领学校文化建设思路、内容和方法,同时必须具有评估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过程引领,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评估应用指《指标体系》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的全过程,评估贯穿始终,包括三种形式的应用。
为了让学校文化的操作性更明确清晰,配合《指标体系》的应用,我们开发和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套件,包括:课堂观察座位表、工作日日程表、工作日五环节模式、三组访谈提纲(中层干部和副校长、教师和学生访谈提纲)、工作日校长发言提纲、学校自评报告提纲,做到有路可寻、有据可依,避免管理漏洞和发言中文化主题涣散、疏离等现象。如,工作日当天,校长就学校文化建设情况作20分钟发言,发言内容包括:题目;学校基本情况(办学规模、办学优势、办学特色);学校历史发展阶段及其理念传承;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建设和学校办学实践体系建设(分别参照评估指标体系A2和A3);学校具有代表性文化项目介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创建计划。学校文化建设自评报告格式与此相似,都是依据《指标体系》而提炼,聚焦学校文化主题,帮助学校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指标体系》的操作性和逻辑的自洽性。
《指标体系》的过程应用即在研讨式评估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学校自评和专家小组他评两种形式。
学校自评。学校自评包括三个阶段的三种形式:一是《指标体系》发布后,项目学校对照学校文化框架进行自我建设和梳理,做到文化自知、自明和自主;二是工作日校长的发言稿,相当于学校文化建设自我初评,尝试掌握学校文化的系统框架并按照这个逻辑进行话语表述;三是2014年下半年提交的学校文化自评报告,相当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第二次自我评估,学会和掌握系统思考学校发展的工具,达到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一体化,知行合一,形成学校文化自觉;四是区县自行创建和评估的100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自评报告,专家小组依照《指标体系》和配套工具进行指导。
专家小组他评。现场评估采用专家小组工作日方式进行。分成8个专家小组,每个小组由大学专家、研究机构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共5人组成,并配备2个研究生助手。每个小组负责2至3个区县,完成34所学校的现场评估活动。工作日安排在201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由课堂观察、校园观察、访谈、校长汇报、现场反馈五个环节组成。在此基础上,专家小组使用《指标体系》为学校文化建设情况打分并提出建议。三组访谈和现场反馈数据形成紧扣《指标体系》的学校文化建设反馈报告近百万字,已经于2014年9月完成,反馈给学校、各个区县教委和北京市教委。同年10—11月的17所学校的文化建设展示活动分5个片区进行,专家小组现场指导和点评。其余学校以找问题为主题,采取现场答辩方式和面对面方式进行沟通。
评估必须有结果决断。《指标体系》评估结果的应用包括三种形式。
改进应用。评估结果配合专家小组形成的学校文化建设反馈报告首先应用于学校文化建设及其自我改进,这也是《指标体系》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所在。通过依据《指标体系》的多次自我评估和工作日专家小组的评估,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改进。如,办学理念体系内部逻辑是否一致?操作变量是否清晰?学校文化体系的表述是否为一个逻辑起点?是否有逻辑支架和行为支架?办学理念体系和实践体系的逻辑是自洽的还是“两张皮”?是否找到了“把珍珠穿成美丽项链”的那根绳子?
证明应用。评估结果还有证明学校文化建设质量、成就和宣传之用。有两种方式可以参考。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把依据《指标体系》而产生的评估系列结果,有选择或全部地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供公众了解学校和项目之用。二是报纸、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如《现代教育报》刊载了项目启动的相关信息和发言,并开辟“学校文化”专栏,为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服务。
行政应用。《指标体系》等级评定为:总分≥85分,等级为优;85分>总分≥75分,等级为良;75分>总分≥60分,等级为合格;总分<60分,等级为不合格。北京市教委和专家小组商讨,前两个或三个等级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示范校。由北京市教委和区县教委颁发证明。不合格的学校两个月之后写出《学校文化建设改进报告》,上交区县教委和北京市教委,专家小组适时回访和指导。
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示范校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修改版)见附录。
(责任编辑:金平)
论文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