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娇|学校隐性文化发生机制与管理手段

2022-11-10
作者简介

张东娇,辽宁阜新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学校组织文化与学校改进研究





摘    要


高质量的学校文化,是慧于中、秀于外、诚于内的文化,包含显在和隐含的生活方式。利用一目了然的显性文化,识别理所当然的隐性文化,呈现学校文化全景,对于建设美好教育生活意义重大。与显性文化相对而言,学校隐性文化指位于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的那部分内容,其发生机制是根植于人性、组织和文本的疏离机制,生成于结构、管理和知识的模糊机制,来源于生活、工作和合作的联合机制。打开学校隐性文化视窗,运用多角度识别、对机制利用和有意识超越三种手段,对其进行管理,可以达到如下目的:避免文化尴尬,化解文化威胁;享受文化安全,增进文化理解;拥有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超越





高质量学校文化建设,需要从文化分析开始。在学校文化的分类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是从存在状态来划分的两种关键类型。文化是一种包括看与听、说与默、显与隐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性的展示,而生活世界的展开,则是人类精神和意义不断内卷的过程。教育是追求文明、和谐和美好生活方式的切实手段,但学校文化及其生活,不仅仅只有绝对光明、甜蜜和理性的一面,也有相对非理性的、隐蔽的和不尽如人意的一面,这一面不一定合理,但可能有用。要识别一所学校的文化,是一件容易而又困难的事情,容易是因为学校所宣称的文化是人所共知、一望便知的,困难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的假设与机制,在短时间或表面看来无法深刻知晓和理解。在跨文化的交流中,不了解异国文化就容易触碰其文化底线和暗礁,造成文化尴尬。学校文化也存在前台和后台,也有公开区和隐藏区之分。研究和识别学校隐性文化,将其提升到知觉层面,才能自如摆脱控制,避免文化尴尬;才能深谙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的和谐共处之道,享有文化安全,拥有文化自信。这对于学校文化跨校交流、跨区交流和跨国交流意义重大。

、打开学校隐性文化视窗

学校文化视窗需要徐徐打开,得从文化皮肤隐喻说起。人的生理皮肤指身体表面包在肌肉外面的组织,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等功能。皮肤完整覆盖全身,是生命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它使体内各种组织和器官隐藏并被包裹起来免受侵袭。人类不仅有生理皮肤,还有社会皮肤。

(一)文化皮肤隐喻

文化是人的一层社会包裹,爱德华·霍尔(Edward Twitchell Hall)认为,我们“难以摆脱和跳出自己的文化肌肤”。文化是人的社会皮肤,这一隐喻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文化如同生理皮肤一样,保护着人类社会及其个体,寸步不离,拥有包容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文化是一种社会容器,具有整合社会、防止社会解体的功能。二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属于我们,我们同时又是文化的寄托器官,人对文化天然依赖,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拥有无法摆脱的所属性、依赖性和占领性。三是所有个体都必须承受社会皮肤的敏感性,人与文化呼吸与共,相互倾诉和滋养。文化作为个人、组织的生活和工作的方向调节器,能够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

毫不例外,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体成员难以摆脱的第二层社会皮肤,是社会皮肤包裹之下的组织皮肤,这句话有如下三层含义。一是理所当然的学校生活。该含义来自文化是社会容器的隐喻,强调和表达学校文化就是学校全部生活的立场。学校文化是生活方式的展示和维护,学校成员就生活在文化之中,犹如鱼生活在水中。在社会规范引领下,学校文化以深刻而持久的方式,支配着学校全体成员的言说和行为。我们对这样的支配和制约浑然不觉,习以为常,个人意识不到这样的控制,感觉理所当然。文化连同它包含的规范、价值、机构、世界观和人生观,被规划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一种全然绝对的、没有其他变种的世俗秩序;文化的这种独特性和约定俗成性,相对于个体而言,就会变成隐藏不可见的东西。二是言传意会的文化类别。该含义重点表达学校文化的类别和结构,强调指向学校文化就是教育生活本身的立场。如同生理皮肤一样,社会皮肤也有看得见的表层结构和隐藏的深层结构;既有可言传的显性状态,也有无法充分言说、只可意会的隐性状态。文化隐藏的现象,远远超过人们所能够揭示和言说的那些现象,而隐性的东西对文化的参与者最为有效。我们对隐性文化系统的运行机制了解还不够,需要加强研究,揭示其背后的运行机制,尽可能上升到知觉层面,人的行为才会舒适。三是休戚与共的文化功能。人与文化同呼吸共存亡,这层含义源于文化就是调节器的隐喻,主要强调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管理及其改进过程的立场。学校文化对学校成员具有稳定生活秩序和保护行为安全的功能,它通过目标控制、实践控制、秩序控制和交往控制等途径来实现这些功能,它又通过观念、行为、关系模式的认同和共享来实现文化团结,增强凝聚力,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感到安全舒适,感觉关系和谐亲密。学校文化对其成员的生活和行为有限定功能,即生活在学校组织中的人,其行为必须遵守学校文化规范,包括公开的和隐藏的规范,而文化反过来又形塑人的行为,赋予学校成员以组织文化特征,彰显学校特色。完全脱离文化或完全束缚于文化,人和组织都会窒息。学校文化对其成员行为有调节功能,指引个体感受学校环境、教育变革和社会环境变化,修正和调整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二)乔哈里视窗

文化皮肤之下是什么?怎样看见那些说不清楚的文化成分?打开学校文化视窗,可见学校文化皮肤之表里结构。学校文化视窗一词,源于乔哈里视窗(Johari Window)。

乔哈里视窗,是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沟通视窗”等,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依据人际传播双方对传播内容熟悉的程度,把人际沟通信息分为开放区、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这四个区,也称作“沟通的四个象限”。开放区的信息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公开信息,具有相对性和非完全对等性,某信息对于某人是公开信息,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隐秘信息和未知信息。盲目区的信息是自己不知道、他人却可能知道的信息,是自身的信息盲点,如自己习以为常的习惯、对人的态度和处事方式等。隐藏区的信息是自己知道、他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信息,如言行不一、阳奉阴违之处等,隐藏区的大小因人而异。未知区的信息是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信息,如潜在的能力、隐藏的疾病、飞来的横祸、无法预知的危险等。四个区的信息可以相互转换,有效沟通能促进这四个区的有机融合,以避免自我盲目区和未知区的扩大,努力把盲点象限转化为公开象限。

利用文化视窗概念和工具可以进一步扫描学校文化皮肤。学校文化视窗包括由公开区、盲目区、隐藏区、未知区所构成的四个象限。学校文化公开区的信息,是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如学校章程、招生政策、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等。学校文化盲目区,是自己不知道、他人却可能知道的盲点象限,该区的信息有时候对自己是隐而不显的,但对他人而言,未必是隐藏的,如某些管理方式、做事态度、别人对学校的感受等。学校文化隐藏区的信息,是自己知道、他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信息,如学校传统、学校心愿、某些秘密和偏好等。学校文化未知区的信息,是自己、他人都不知道或未被明确察知的信息,如学校发展隐患、管理顽疾、发展潜力等。

(三)学校隐性文化视窗

教育学者对学校隐性文化研究做出了应有贡献,他们透视文化肌肤,打开了学校隐性文化视窗,揭示出其隐藏区、盲目区和未知区,使其极力张开,便于管理。研究者的观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各有道理,角度不同。

一是认为学校隐性文化就是学校无意识、非计划、内隐和非正式存在的那部分文化,弥散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影响。郑金洲将这部分教育内容称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学校隐性文化通常以隐性课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内隐学习获得经验,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这些研究和观点与迈尔克·波兰尼(Michael Polanyi)的“寓居—亲知”方法、琼·莱夫(Jean Lave)和艾蒂纳·温格(Etienne Wenger)的“合法性边缘参与”方法、约翰·希利·布朗(John Seely Brown)与保罗·杜奎德(Paul Duguid)的“偷知”方法,异曲同工,同时也验证和丰富了默会知识学习机制的研究。

二是认为学校隐性文化等同于学校精神文化。学校文化由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部分组成。学校显性文化是指学校内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制度规范、环境设施等;隐性文化是指学校内无形的核心价值观、思想理念、感觉等,包括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和管风五方面,涵盖学校办学思想、管理理念、教学理念以及组织成员的人格修养、人际关系等。隐性文化具有六个特点:广泛性,即弥散在学校中;暗示性,即学校成员通过解读组织中的含蓄表达、动作或置身于某种氛围而获得信息;依附性,即依托于其他有形载体而外显;持久性,即对组织及其成员影响深远;易接受性,即通过亲身体验传播;教育的内隐性,即成员习得过程具有无意识、无目的性等特点。学校隐性文化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情感反应,对组织和组织成员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用语言进行描述,只能通过抽象、推理的方式进行概括和体察学习。

三是认为学校隐性文化就是潜规则。社会中存在着被成员广泛认可的、与正式规则相违背的潜规则。这些隐蔽的潜规则更为直接地影响了社会运行。学校中也存在着无形的、难以公开的潜规则,即“构成教师实际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体系”的思维默契和行为惯例。这种潜规则是负面文化的载体。从师生交往角度出发,其将使师生交往出现盲区,进而导致交往方式单一、交往内容非生活化、交往目的意向化等系列问题。从课程实施角度看,其与课程显性文化之间的差异,将阻碍课程有序实施。这一类观点强调潜规则的消极功能和文化的复杂性。

四是认为学校隐性文化就是学校的默会文化,这也是本研究的观点。从“视—听觉”中心传统出发,从“看见—听见”的角度考察学校文化的存在形态,形成了几对关系概念体系,如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默会文化与明述文化、意会文化与言传文化、隐藏文本与公开文本等。学校显性文化是能够用文本、文字、数字、图表等充分言说的文化,发生在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所说的前台,与波兰尼的明述文化一致,与乔哈里视窗的公开象限一致,与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的公开文本大致对应,与埃德加·沙因(Edgar H.Schein)的人工饰物一致,与言传文化大致对应。学校隐性文化多数时候位于乔哈里视窗盲目区、隐藏区和未知区,具有无法充分言说性,通过实践和动作表达,或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与波兰尼的默会文化一致,与斯科特的隐藏文本和戈夫曼的后台概念大致对应,与沙因的假设意思一致。如此,学校文化是由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组成的,后者不再是前者的剩余范畴,而是学校文化概念和文化建设的正式范畴,这是研究隐性文化的目的所在——让学校隐性文化从不可见的背景中走出来,成为并列的管理重点之一。

二、学校隐性文化发生机制
文化就是过日子的方式,人人都希望过一种安全、舒适、美好的生活。文化是联系人与人的纽带,人类生活之所以意义隽永、丰富多彩,是因为复杂的文化系统存在多种可能的组合,包括理性与非理性、有意识与无意识、言传与意会的组合等。每所学校和每个人公开的行为背后,都有一种潜在的、难以言说的,但为大家所共享的和公共的观念性知识或意义在持续发挥作用。这意味着,包括学校在内的所有社会组织都存在两个世界,如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所言,为了适应日常行为需要,世界被划分为可见的重点和不可见的背景两部分。这是针锋相对却能够和谐共处的两个世界,即公开世界和隐藏世界。下面将分别讨论学校组织隐性文化的发生机制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它们与显性文化、公开文本等不可分割地纠缠在一起。

(一)疏离机制

疏离机制,根植于人性中、组织特性中和文本中的某种弱点,构成对组织文化的分离力量,这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所有组织的隐性文化的重要成因和发生机制。组织中的人在适应文化内的象征意义体系及其附带的所有规范和禁忌、标准和机构、规则和意义的同时,必然经历疏离的过程,具体成因和表现有三个方面。

一是人性的投机与矫饰。人知道自己生命有限,却还奋斗不止,积极进取,追求意义。人性有很多弱点,如投机和矫饰,这是相对于人类追求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言的。

投机,即通过增加机会来收获自我利益,根植于利己主义动机和趋利避害本能。极端利己主义者的态度和准则是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合理的利己主义则易被社会所容忍和接受,是一种从个人合理利益出发,把个人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的伦理。利己的投机和获益动机,是与道德动机相对而言的,道德动机指推动人们产生和完成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的内在动因,由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构成,具有高尚性,以真善美为标准,要求紧密团结和乐于助人等。当道德动机和极端利己动机发生冲突时,就意味着个人获益动机偏离了道德轨道,产生动机和行为疏离的现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受约束的人与自己的价值保持着一种有距离的冷静关系。有些人没有明确的选择偏好,也没有行动的标准,他们有能力进行分离,有能力返回自身,有能力拉开距离,喜欢四处玩乐。组织成员多重的、易变的,而且最终是矛盾冲突的愿望和动机,与组织目标、结构和正式规则要求表现出的理性,是相互角逐和相互冲突的。这些愿望和动机,要么造就了一个并行的世界,这一世界采取隐匿的实践形式,如磨洋工;要么强迫人接受非正式的生产规范,其间,非正式的派系产生出来,不同程度地分离和分解组织的正式世界与理性世界。

矫饰,即矫装掩饰。《荀子·性恶》曰:“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引导和改造人的自然本性,使人长久树立牢固的道德观念,使得文化约束成为自然,自然存在于人的思想及其生活本身之中。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理论与荀子的思想异曲同工,他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人格,本我是不矫饰的自然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矫饰的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矫饰的道德我,追求理想原则。自我始终在两大强力之间摇摆:一方是本能的本我,虽然被驱赶到无意识当中,但依然保持潜力,随时伺机反叛;另一个是超我,迫使自我将本能驱力保持在无意识状态,预防它们摆脱束缚。相对于理性而言,本我是对自我和超我的偏离,是需要不断压抑和驱赶的那部分人性,若不如此,容易导致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的严重疏离,因为有行动能力的人,具有暗藏的锦囊妙计,能与组织牢固的规则和限定性的制约力量不断地捉迷藏。

二是组织的无序与松散。如何看待组织?这个问题可从三个视角来研究。理性系统视角认为,组织是意在寻求特定目标,且具有高度正式化社会结构的集体,忽视人及其行为。自然系统视角认为,组织是参与者追求多重利益的集体,组织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具有保持其永续长存的价值。开放系统视角主张,组织是相互依赖的活动与人员、与资源和与信息流的汇聚,将参与者组成同盟,而这些同盟则根植于更规范的物质资源与制度环境。不同视角解析组织,具有不同侧面和特点,如无序和松动等,这是学校组织隐性文化的重要成因。

组织的无序性,指组织运行具有不同程度的无序性特征。这种无序是詹姆斯·马奇(James G. March)所说的“有组织的无序”,由决策环境所致,如选择偏好具有强烈的含混性、缺少控制技术、流动性的参与等。每一个选择境遇皆可比作垃圾箱,大量相对独立的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寻找决策的参与者源源不断地挤进来,在选择决策的境遇中相会,并在决策之中得以具体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相会都将是偶然的,而不是有意为之的,抑或是加以控制的。相反,这种相会是无法预见的事件或事件之链的结果。决策更多是偶然机遇的结果,组织表面的秩序下面,隐藏着巨大的无序。可见,无序是对组织目标和意图的疏离,理性系统组织模式所假设和追求的凝聚力和团结,被诸种矛盾和冲突暗中破坏,这些冲突源于离心力的驱使,它们由组织内部的个体行为或集体行为所推动。

组织的松散性,指组织结构方面的松散。从自然系统视角来看,组织的规范结构与行为结构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规则并不总是能够有效制约行动,某条规则的改变也可能并不影响行动。有时,说的话与做的事之间联系微弱。卡尔·维克(Karl E.Weick)的松散结合系统理论认为,学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联系却又彼此保持独立。任何一个学校组织都可以分为行政系统、教学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等基本部分,行政和后勤保障系统都具有鲜明的科层性,分工明确,权力等级关系鲜明,有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强调上对下的控制。教学系统是学校组织运行的主体器官,也具有松散结合性,要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每一位专业教师都在其专业范围内从事着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教学工作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创造性。因而,学校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很难实行严密的、统一要求的、落实到分秒的和每一处的监控。学校教学系统具有一定的松散结合性是正常的,否则学校会窒息。

有组织的无序、组织的松散结合,这些思想和隐喻,暗示了组织存在的非连续性和不一致性,强调随机联系、不期而遇的邂逅、自由联想以及随机性联结的重要性,导致与组织目标和结构不同程度地疏离,这种疏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管理者取法乎上,但也不应绝对过高估计组织的凝聚性和一致性。因为在不同文化层面,并不存在完全的交叠重合,而是存在正常的松动缝隙,在它们之间始终存在一个冲突和矛盾地带。良好的意图并不一定会产生良好的行动,但是却常常起到掩饰根深蒂固的利己主义的作用。

三是文本的离心与残缺。文本指由书写和言说所固定下来的话语和材料,包括学校的公开文本与隐藏文本。文本的离心与残缺,是学校等组织隐性文化的又一发生机制。文本都是不自足的,离心指文本的不自足性对自足性的偏离。文本并不是一个和谐的、从某个核心意图出发的、盘旋式前进的整体,往往包含若干互相冲突的话语。残缺指文本的不完全性,是对文本完全性的偏离。这种不完全性是由文本的部分意味缺席所造成的。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主张对文本进行症候式解读,即对文本进行双重解读,既要解读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东西,还要努力发掘文本所讳莫如深、隐而未提的意味,以及那些未曾显露出来的问题的症候,通过这种方式,生产出一个潜文本(即隐藏文本),并对其进行解读。在一个文本想说的东西与真正说出来的东西之间,存在一个裂缝,这造成一种内部的疏离。文本中那些沉默的、缺席的和残漏的部分,会陆续上演不可言说之物。

(二)模糊机制

模糊机制,指由边界的含混性、管理的微妙性、知识的默会性所导致的不清晰和不确定,是引发学校隐性文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一是边界的含混性。学校组织的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之间的界限,是人为的、想象的边界,因而是不那么确定的和不十分清晰的,是交叉或重合现象。学校正式结构,指由横向的职能部门与纵向的等级权力链所构成的网络,包括直线—职能型、矩阵型、分部型、委员会制等形式,具有层级性、差异性、正规化、一体化特点,依照目标、任务逻辑组建。正式组织结构的存在,并不能取代社会关系结构,学校运行也无法脱离人际交往,由个人关系网络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就是学校的非正式结构和群体,以情感和兴趣为逻辑组成,对学校管理有积极或阻碍作用。正式规则是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规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强制性。非正式规则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的文化传统、观念习俗、做事方式等,依靠的是内心的自省和自觉。正式和非正式规则同属于社会规范体系,相互依存。任何正式规则的安排都是有限的,只有依靠各种不同形式的非正式规则的必要补充,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体系。非正式规则的约束是非强制性的,只有借助于一定的强制性的正式规则的支持,才能有效地实现其约束力。

二是管理的微妙性。当代生活高速运转却有规范流畅的轨道,刚强理性的管理没有折断,其中的知识、力量和原因也许是非主流的、默会的,揭示它们可以解释学校等组织管理过程和结果的微妙性。管理的微妙性,指学校等组织管理过程的变通性和管理策略的灵活性,所带来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结果和情形,与组织的无序性和松散性有关。如果组织完全按照正式规则和结构运行,就会陷于瘫痪状态,组织承诺水平会降低,等级制也会遭遇步履维艰的窘态。如果管理者接受某种类型的协商,通过协商愿意为其下属的原创行动与积极行为而付出努力,有选择地接受,抑或有策略地容忍对这些规则的某种冒犯,那么这种随之而来的僵局才能够被打破。实践领域的规则、惯例、规范一旦被创造出来,交互作用就会对其进行侵蚀,使其透明存在变得模糊不清,为投机钻营创造新的空间。学校管理需要善于利用正式结构和规则,推动和落实规范、科学、民主、高效、审美的主流价值取向,也要正视和运用管理的冗余和模糊、留白和间隙、妥协和缺憾等剩余范畴,这样才能建设真实的美好教育生活。

三是知识的默会性。在所有组织中,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共处中,彼此频繁互动。在此过程中,会涌现出数量惊人的默会知识,包括人际的、能力的、技能的、审美的等等,这些知识使我们熟练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学校管理中存在大量默会知识,这成了学校隐性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管理理论抽象提炼了诸多具体管理实践的道理,成为确定性高、解释力强的管理知识,可学习可训练,使得管理水平和质量能够不断提升。管理的默会知识,本身无法单纯用讲述方式说清楚,只能通过亲知、模仿和体验等方式学习,与学习者的理解力、判断力、整合力、审美力等密切相关。对于学校而言,这种学习方式的作用在于以下几点:可以形成一所学校老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传承关系,形成友好文化氛围和积极的非正式规则,可以积淀文化传统,真正表达出学校所珍爱和所相信的价值,可以深刻影响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

(三)联合机制

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相伴而生,二者相互依附,也相互打压,有时相向而行,互相支撑,有时相背而行,互相破坏,多数时候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联合机制,是生成于两个世界和两种生活的合作机制,它们联手共同影响学校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与疏离和模糊机制不同,联合机制不是隐性文化发生机制,而是如何利用其积极功能的管理机制。

一是两个世界的联合。学校存在理性和非理性两个世界,在清楚感知的、高度明晰的表层文化之下,存在着另一个不太相同的世界。埃哈尔·费埃德伯格(Erhard Friedberg) 认为,一边是绩效、利益和计算的冰冷世界,一边是文化、情感和礼赠的温暖世界。两个世界的划分,源于学校存在的正式与非正式结构和规则。多数时候,正式结构和规则所主宰的世界多为理性世界,非正式结构和规则发挥作用的范围多是非理性世界。当然,两个世界的界限并非泾渭分明,同样具有模糊性。非理性是生活固有的一部分,它并不完全屈从于理性逻辑,在日常互动中,也的确经常处于混合状态。理性世界就是学校文化之前台,表现为一种建立在正式结构基础上的秩序,是刻意为之的、明确显在的、规范化的秩序,其结构和任务清晰。另一个世界就是学校文化之后台,表现为趋向不同方向的移动,可能缺乏集体行动的意向,是一个建立在未被结构化、无序和随机互动基础上的世界,是建立在流动性平等的非等级制之上的世界。学校组织的两个世界的联合,是有序性与无序性的联合,是学校团结与冲突的有机联合。这种联合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非理性世界的不可或缺及其作用是理性世界的润滑剂,是学校的组织冗余。所谓冗余,即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内容。人们进行沟通和传播时所发出的信息并不是彻底精炼的,它所包含的除了能够消除不确定性的那一部分以外,还有重复的,可以使整个信息更完整传递的那一部分,就是冗余信息。合理的冗余,是学校运行所必需的,包括信息冗余、关系冗余等,这些是无法避免的,也能够增加管理弹性和容忍度,也为学校平稳运行提供方便,因为管理活动都需要为差错留有余地。

二是两种生活的联合。完整的学校教育生活,是由专业生活和非专业生活联合而成的,两者缺一不可。教师的生活,包括其教书育人的教学生活和研究生活,与专业发展相关,也包括在学校的休闲生活。学生的生活,包括学习生活和学习之外的在校生活。专业生活与非专业生活联合起来,才构成学校完整的教育生活。学校文化提倡用非专业生活滋养师生的专业生活,帮他们释放专业压力和学习压力,减轻其心理负担。对于老师来说,逸心补劳很重要,文化其实就是一种心情和态度。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藏息修游。《学记》曰:“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善于学习的人,务使学习正业时专心修习,闲暇休息时就好好放松。《学记》强调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并精辟地阐述了正课教学与课外活动、接受知识与消化知识、学习知识与休息等之间的辩证关系。非专业生活构成了学校的生活冗余,可以缓解工作的紧张,引导师生过一种气质从容、举止优雅、内容完整、精神健康的美好教育生活,这正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

三、学校隐性文化管理手段

研究和建设学校文化,目的是引导教育生活,使之更加文明、和谐、美好和自如。学校隐性文化既具有正向作用,也具有负向功能,如有些基本假设不符合时代要求,还有些基本假设中含有明显的负面因素等。学校需要积极学习隐性文化的识别机制,研究其可见化方法,减少负面干扰。对学校隐性文化进行管理,包括以下三种手段。

(一)多角度识别

多角度识别,指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互相配合,自觉利用主客位研究视角和多种方法,从多个角度识别和认出学校隐性文化的手段。

一是做好学校文化主客位研究的基础工作。由于隐性文化的隐蔽性和管理上不自知的特点,学校管理者有时需要与研究者合作,做好主客位研究的基础工作。这是田野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来自人类学研究。马文·哈里斯(Marvin Harris)指出,想要全面地说明一种文化,可以从事件参与者和旁观者两个角度去观察和识别。前一种方法叫主位法,后一种方法是客位法。在进行主位文化研究时,研究者作为参与者,要努力去获得必要的有关类别和规律的知识,以便能像当地人那样去思考问题和行动。在客位研究方法中,研究者作为观察者,常对当地人提供的素材进行加工、比较和评价。研究和识别学校隐性文化,可以使用这一方法,步骤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作学校,考虑不同类型学校,如中学和小学、民办和公办、优秀学校和薄弱学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单体学校与教育集团等;完成这一步工作之后,就可以进入学校观察,在每个学校至少要观察半年时间,以便收集学校发展的各项数据;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进行文化分析,与学校共同识别隐性文化部分,找出学校两类文化管理办法。

二是利用多种方法认出学校隐性文化。学校与研究者合作,利用多种方法,学习认出隐性文化的方法。看待学校文化时切忌片面,应该建立这样的全面认识: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全部,既包括公开文本也包括隐藏文本,既包括文化团结也包括文化冲突,需要学校成员持续不断地努力和斗争,才能实现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学校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可以和谐相处,前台和后台可以共存,这样才能展示学校文化全景。研究者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物收集法等收集资料。田野调查之初,受访人往往有警惕性,许多事情不愿意谈,尤其是涉及隐藏区的问题,只有与他们建立较为密切的关系,才有可能提高访谈效度。深度观察学校分配时间的方式、重要事件、重要任务、上课状态和放松状态、教研情况等,才能看见宣称与禁忌。学校文化中那些没有被意识到的诸多领域,如学习行为、理解能力及制约人的言行的隐性规则等,都需要通过观察、体会和归纳,才能深描出该学校成员是如何习得这一整套隐蔽的条件和假设的。一种文化,必须从已经陷入灰色地带的趋势中解脱出来,通过定型、展演,最终可以归入某种风格或类型,使文化变得具有特殊的可见性。在这种起到核心作用的、已被定型的可见性中,文化变成一个客体,供人们有意识地对其进行识别和认同,并一下子被认出来,变成集体身份的象征。那些原本深藏不露的规范、价值体系和公理都逐渐暴露出来,变成了可以被编码的规律和生活准则,隐含的东西变得可见,但这一过程需要研究的帮助和推进。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研究者带动学校共同进入反思和深描阶段,画出学校文化视窗和象限图,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在图中显示出隐性文化的关键信息点,做好文化分类,分析学校文化吻合度、断裂指数等。如此,才能帮助学校察觉自己的潜力,写出有质量的调查研究报告。学校用专业态度与研究者进行合作,自觉学习数据分析方法,读懂数据及其背后的意义,用于管理决策。

(二)对机制利用

识别学校隐性文化,是为了对其引导和利用。对机制利用,指利用学校隐性文化作用及其发生机制优化学校制度设计、进行微妙管理、丰富教育生活的手段。

一是利用疏离机制优化制度设计。疏离机制提醒我们,进行学校制度设计必须以人为本,态度端正,既要抑制低级趣味和不合理的获益动机,又要利用人性上限中的光辉。人性有善的A面,也有恶的B面,还有不善不恶的C面。学校管理者要了解人性,不悲观也不过分乐观。A面是人性上限,其状态是豪言壮语、高八度、亢奋,一般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会议发言、领导或老板在场、记者采访、写报告、训话、希望获得利益时、责任到来之前、太阳初升、春天来临时、崇拜时、初谈合作时等。非上限的原点状态出现在这样的场合:独自一人、在台下、没有领导时、与亲朋好友在一起、自然放松没有压力的时候、不需要表现的时候、日常工作的时候等。对于管理活动而言,以上限作为管理人性的假设,管理有效性必然打折,与人合作时,以此为完全参照系,是非常危险的。学校制度设计要从原点状态出发,引导美好,激发善意,营造温馨。每个教师不仅是拥有一双巧手的劳动者,更是拥有一颗善心的教育使者。学校管理者心中既要有对脉冲的追求,也要有面对原点的手段;学校进行文化建设要把脉冲状态当作天上的北斗星,用以指引方向,而把原点状态当作脚下可以立足的一条路,用以走向未来。

二是利用模糊机制学习微妙管理。微妙管理指巧妙利用学校文化中那些不清晰、含混、冗余、不便言明的成分来平衡理性和效率,平衡任务与关系,平衡利益和人心。人心微妙又脆弱,积极又上进,亚拉伯罕·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从心理学角度主张优心管理和开明管理,这值得学校学习。优心管理包含三层意义:既指朝着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支持鼓励这种发展而采取的行动;也指更有助于达到健康状态的精神或者社会条件;还指一种治疗、教育和工作的长远目标。开明管理思想及其假设是: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积极主动的主宰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随从或随波逐流之人;只有在个体工作与其精神活动融为一体的时候,人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每个人都会成为合伙人而不是雇员,每个人都会像合伙人那样思考和行动,承担责任,自愿主动地承担和组织任何职能活动,承认其他成员与自己的利益是共有的和一体的,而不是分离的和对立的。开明管理和优心管理需要智慧,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由智力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与技能体系、非智力体系、观念与思想体系、审美与评价体系等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属于默会知识。如此,学校管理才能灵活而有弹性,不是规定严厉、执行松垮的管理,而是尊重和引导人性、规定和表述人道、执行严格的管理。

三是利用联合机制丰富教育生活。学校是由理性世界和非理性世界构成的,学校生活是由专业生活和非专业生活构成的。在学校文化建设和管理中,要有意识地看到被无意忽视的盲目区,因为这些区域的可见和强化有益于学校成员的身心健康,如教师的非专业生活和学生的课外学习部分,需要与正式的专业生活和课上学习相得益彰。许多学校都在认真建设学生社团和教师社团,以此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学校成员之间会形成许多非正式的小团体,其共同的兴趣和爱好、放松的环境和活动,使得群体成员放松精神,并去享受彼此的陪伴,加深友谊,增加生活的意义和乐趣。

(三)有意识超越

研究和利用文化,是为了超越文化,优雅自如地生活。有意识超越,指学校成员和研究者,在遵守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整合一目了然的显性文化和理所当然的隐性文化,实现自如生活,避免文化尴尬,享受文化安全。它并非指不遵守规范而幼稚地逾矩,相反,它恰恰要求的是遵守文化规范的不逾矩。因为逾越和冒犯合法合理的社会规范,可能导致惩罚和不想要的制约。

一是超越一目了然的公开文本。一所学校的文化,只有久居其中的人,才能够深切了解和体会。学校成员不仅要研究自己学校的文化,在跨校交流时,尤其在跨文化交流中,还要认真研究和学习别校的文化。研究者和实践者需要尊重和谨慎对待每一所学校,不碰底线。了解一所学校文化的公开文本,了解学校允许什么、赞赏什么和禁止什么,不要触碰禁忌,这是学校文化底线。一所尊重学生差异的学校,不允许说差生。如果一个不明这条文化禁忌的人说了“差生”一词,那么他就立即会得到校长的更正:我们学校没有差生,只有不同的学生。研究者需要小心翼翼,访谈中使用柔和的字眼,不要触碰教师们的底线和自尊心,避免产生文化尴尬。如此,研究者需要有备而来,学校进行跨区或跨国交流时更是如此,因为未经许可侵犯了私密范围和隐藏区域,人们会反感并予以抵制。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学校与世界各地学校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和密集,学校国际公共关系发展也越来越快,国际理解教育开始普遍盛行。学校在进行跨文化交流之前,有必要对处于异国异地的学校文化进行研究和了解,尤其是对其公开文本进行研究,了解其文化习惯和禁忌,避免产生文化尴尬,维护各自的文化安全。

二是超越理所当然的隐性文化。隐性文化及其隐藏文本,常被人们看作是理所当然、无须论证的,也是人们习而不察的。无论是对自己的学校还是对别的学校,都要研究和摸清隐性文化的各个方面,了解文化暗礁的位置,这样在行事和交往的时候就能够绕礁而行。与学校显性文化不同的是,文化底线也许会清清楚楚地写在公开文本中,但文化暗礁可能没有文本明述,它悄悄藏匿于某个看不见的地方。研究者和外来者要慢慢与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交朋友,深入一个信任你的教研室长期交流,一段时日后才能深入其中,看到学校的文化风景全图,也才能有效帮助学校踏上超越文化的艰难历程,逐渐摆脱无意识文化对自己的消极钳制,管理好学校的隐性文化,达到一种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人心所向皆美好,学校文化建设要想引导师生过上这种随心所欲的生活,需要持续努力:引导每个人不断与本我做斗争,用公正、规范、民主、秩序取代不公、野蛮、专制和混乱;把握自己学校的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将隐性文化形式提升到自觉意识高度,阐明运行规则。随心所欲不是超越规范,而是超越文化尴尬和文化威胁,实现文化理解和文化安全,以减少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使学校教育生活变得美好、舒适。一所学校如果不善于管理自己的学校文化,就会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牺牲者;如果善于管理自己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发展会成就这所学校。

本文原载于《教育科学》2022年第3期第30~38页,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学校改进模式与策略比较研究” (项目编号:15JJD880003)阶段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