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的全景图观——对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东娇

2023-10-20

我们的学校文化定义

问:张教授从事学校文化研究多年,也主持了北京的学校改进项目,可以谈谈您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吗?

张东娇:早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期间,北京就提出建设500所文化示范校的任务,以促进中小学高质量均衡发展。我们主持了相关项目,总结项目启动阶段,北京市中小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概念不操作,学校提出某个概念,但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清晰解释,也不进行系统操作。二是逻辑不自洽,学校对发展定位或文化定位、办学理念体系以及八个实践领域之间的表述逻辑存在疏离现象。三是说做“两张皮”,说是说、做是做,存在标签化、口号化现象。其实学校文化既是一个词,又不是一个词,这是我们用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解决的问题。

这里,我们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学校文化定义。2008年,从事学校文化研究之初,我们概括了一个定义;在阅读大量经典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小学文化建设实践,于2015年进行了丰富和修正,并从学术话语转向了实践话语,做到与学校实践工作进一步对接。目前定义表述是: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活方式,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即大家公认的金字塔结构。学校精神文化即办学理念体系,包括学校核心价值观,回答学校为什么办教育以及怎样办教育的问题,也称作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或教育哲学,它与办学目标、育人目的、校训、校徽、校歌合起来就是办学理念体系六要素。学校制度、学位、物质文化合称办学实践体系,与学校日常工作紧密对接,包括教师、学生、课程、课堂、管理、党建、公共关系和物理环境八个文化包。

好校长为学校立言

问:根据定义,学校文化建设将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学校的力量,会不会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在办学理念体系的提炼上?

张东娇:好校长有三个标准。一要有想法,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对要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有自己的理解,国家教育目的和政策等必须经过个体理解、体悟和执行后,才能落到学校管理实践领域。二要有办法,能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办学实践成果,这涉及管理上的缄默知识,是学校文化中的隐性部分。三要有说法,将获得的大量实践经验不断结构化和抽象化,把诸多战术思考、观点和概念,连缀成逻辑紧密的理论和思想,锻炼自己甚至带领全体员工为组织立言的能力。能同时做到这三点的校长,是校长群体中的佼佼者。绝大多数校长日常管理事务太多太杂,没时间、没精力,提炼办学理念体系上可能会有力不从心的情况,需要寻求指导和帮助。办学理念体系的提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寥寥几句话,也特别考验提炼者对经验结构化和思维抽象化的能力和水平。

在理念体系的提炼上,我们也总结了五个标准:一是珍爱,是指这个理念一定是这个学校全体成员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所坚持、相信和珍爱的价值。二是高级,主要是表述的审美要求,言近旨远、守约施博,不是说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最好能在没有半字冗余的情况下分解到学校工作的八个领域中去,像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西北师范大学的校训是“知术欲圆,行旨须直”,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既传达了育人要求,又结合了特定地域的文学意象,这是黎锦熙先生提炼的。好的表述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三是生动,并非所有的理念提炼都要引经据典,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需求做生动阐述,如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每一天都是新鲜的”,合肥市金葡萄小学“每一颗葡萄都甜美”。四是合身,量体裁衣,这就是我说的“属我性”或排他性。五是简单,朗朗上口、意高言浅、易于传诵。这五个标准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慧于中、诚于内、秀于外”。其实,学校文化系统建设方案文稿,即使是和专家系统合作进行提炼和撰写,也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大半年的时间,形成初稿后再进行解读、征求意见,不断地修改完善,经过学校决策程序后才能进入执行环节。

学校文化既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词

问:您的学校文化定义中提到“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您这样定义的初衷与考虑是什么?

张东娇:我们对学校文化的定义采取的是“属+种差”的定义方式,其中,最关键的“属”就是生活方式,这体现了教育向善的本质特征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该定义涵盖了学校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全景观图。隐性文化就是生活方式中不能用语言充分说明的部分,比如人际关系、学校的组织氛围,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可能对人的行为起到实实在在的规约作用。全包圆式的学校文化定义可能会受到很多人的质疑,说你的学校文化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我不否认,但我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定义?

首先,这与我们研究学校改进模型的四点目的密不可分:一是引导学生持续、乐观地投入学习。这是学校存在的意义和发展的“定海神针”。如果脱离这个根本目的,学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任何意义。二是帮助和提醒学校,能掌握系统思考学校整体发展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工具,完成学校文化的顶层设计。三是建设文化地图清晰、价值观管理贯穿、内群体文化团结的价值驱动型学校。价值驱动型学校多了,高质量教育群落就形成了,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就落到了实处。四是引导师生共同过一种气质优雅、举止文明、内容完整、精神健康的美好教育生活。

其次,这是有大量文化研究成果作为基础的。学者们总结了文化有两种用法,或作为组织发展的重要变量,或代表组织的全部生活。我们的定义选择了第二种用法。

最后,采用这样的定义也是基于我们对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坚持的立场原则:学校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生活的全部和教育生活本身;学校文化建设就是学校的日常管理过程、学校特色形成和显著的过程、学校的循证改进过程。

如此,学校文化就形成了一个全景观图。我们从2009年开始创建的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如今在全国很多所学校发挥作用。所以,我对15年的研究经历进行总结后形成《学校文化驱动模型——一项完整的中国学校改进经验的报告》这篇文章,包括3个知识模块9个单元34个要素。3个知识模块是价值与理论知识模块、机制与工具模块、实践与经验模块,其简明知识体系概括为六图一表。完成北京的项目后,我们也完成了《研讨式评建——学校文化建设的北京经验》这本书,里面包括文化立校的功能论、以评促建的目的论、指标引领的内容论、模型导航的途径论、研讨式评建的方法论,并将其定位为中国学校改进的经验之一。总的来说,我的学校文化定义是建设目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的总和,是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抓手,系统进行学校整体改进的过程。这是学校发展和改进的一个抓手,但不是唯一的。我们千万不能迷失在学校文化这个词里,一定要立足于指导和改进,立足于落实上述提到的立场原则。刚才也说到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的日常管理过程,是学校的循证改进过程,是学校特色形成和显著的过程,不能把这个过程性排除开来说学校文化。

回到最初说到的那个问题,学校文化是一个词吗?2008年,最初做项目时,那些知名校长问得我哑口无言:如果不是一个词,那为什么还要整一个词呢?这是我一直遭遇和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促进我思考的动力。最终,我用十余年的时间把校长质疑、思考过程都写成了文章、专著和案例。现在可以笃定地说,对实践者而言,学校文化既是一个词,也不是一个词;对研究者而言,要站在学校改进和学校管理的高度,不能把自己限定在学校文化的研究中,而是把学校文化建设和研究作为一个抓手,这样思路就打开了。所以,学校文化建设与研究,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本文系江西省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采访张东娇教授实录)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