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曙虹 | 一图读懂“学校文化”基本原理(修订稿)

2023-07-25
这篇文章我在2020年9月发过,但有些内容如今看来表述还不够准确,所以修订后再次发布。

20220207

学校文化是什么?

学校文化建什么?

学校文化建设为了什么?

学校文化如何建?

这4个问题分别指向学校文化的内涵、内容、目标、原则,毫无疑问是学校文化最重要的基本原理问题。这些基本原理看似老生常谈,但直言不讳地说,并非每位教育人对此都成竹在胸,有的说法可能不得要领,有的观点可能似是而非,或难以自成逻辑,还有的可能人云亦云。
——而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读懂了下面这幅图,你就对学校文化是什么、为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的问题有了科学、扼要、清晰的答案。

图片


第一步看“内涵要素”——图中大红色部分

什么是学校文化?它是指学校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及其主体成员共同的行为方式与物化形态。其要素是:
首先,学校文化是一种价值观,是学校成员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信念、态度、期望等精神领域的东西。它往往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出来,会产生精神力
其次,学校文化是学校特定的行为方式,是学校中人特定的行为规范、生活习俗、处事手段,也指学校的组织行为如机构设置、制度设置、课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等。它往往通过办学行为体现出来,会产生行动力
第三,学校文化是一种物化形态,主要包含校园中的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它往往通过学校的办学环境体现出来,会产生形象力

第二步看“内容要素”——图中紫色与深黄色部分

学校文化的价值观一般通过办学理念表现出来。办学理念是学校对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思想的概括性表述,是一整套指引办学方向和方法的观念体系。
办学理念体系可包含以下内容:
图片


学校文化的行为方式通过办学行为表现出来。这里所说的办学行为特指组织行为,是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机制、程序、途径、方法等的总和。
办学行为体系可包含以下内容:
图片


学校文化的物化形态通过办学环境表现出来。办学环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办学环境指学校所处的社会生态这里取其狭义,特指校园内物化的、诉诸视觉和听觉的软硬件设施及其所营造的氛围。
办学环境体系可包含以下内容:
图片

第三步看“目标要素”——图中黑色部分

学校文化建设的全部指向是提升学校文化力。所谓学校文化力,是指学校文化所产生的“能量”,是学校文化元素对学校及其成员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力和对社会公众的影响程度,是基于学校文化的一种特定的、个性化的综合力量。
学校文化与学校文化力并非同等概念,任何学校从建立之初起,它的文化就在逐渐形成,我们今天谈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在做从无到有”的工作,不在于建立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是着眼于“从有到优”,在于努力提升、完善学校文化的影响和效能,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智、推动学校长足发展的巨大能源。
从内容结构来说,学校文化力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精神力是学校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及对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影响力。精神力主要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系等表现出来,但办学理念本身不等于精神力。学校精神力的提升,不仅仅是对各种理念项目的填充,即不仅仅回答学校文化“说什么”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致力于“怎么说”。只有说得准、精、美、实、特,才更有可能感染人、鼓舞人震撼人,使其效力充分体现。
二是行动是指学校成员把思想、计划、方案、制度变为现实的操作能力。必须强调,各种办学行为只是行动力的载体,而行动力是在办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由于办学行为直接践行和展示学校的精神理念,也是社会公众认识学校、评价学校的主要依据,因而健全、优化办学行为(即提升行动力)对学校文化整体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形象力特指学校物化环境所产生的内在张力,以及学校成员与社会公众对学校外在形象的感受程度。需强调的是,学校环境各种视听要素可产生形象力,但本身不等于形象力。学校形象力的提升,就是要强化环境的个性化育人功能,以办学的价值观为指导努力健全和完善视听要素,使它们能够充分传达学校教育的理念、教育的成就和师生的精神风貌。

第四步看“策划原则”——图中淡黄色部分

学校文化建设的原则可以有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四项:
一是战略规划。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出发,对整体办学思想进行个性化的定位,并有相应的制度与执行系统跟进,最后还需以校内“立法”形式加以固定,这样才能把学校战略创新的精神释放出来,才能更有效、更圆满地实现自己的综合目标,带来丰厚的社会效益。
二是系统整合在战略决策上,需要树立鲜明的“时空意识”,即在审视学校的历史传统、现实形态和未来规划,在审视教育行业形势、学校个性和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提炼出具有校本性质的重要元素,整合成新的文化样态;在学校文化战略的落实方面,必须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各项理念的宣贯、管理体系的建立、行为规范的实操、视听系统的落实、设计绩效的评估等进行全面统筹、有序推进,而不能零星地、孤立地、随心所欲地实施。
三是个性强化。只有从自身独特而不可复制的办学生态中挖掘文化资源、凝聚文化灵魂,在学校形象、办学理念、课程设置、优势项目强化、学生素质、教师教学技能等方面办出特色,办出成就,才能提升学校文化力,提高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也才能更好地使社会公众建立起对学校的文化认知与忠诚。
四是规范运作高品位的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由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适用的策划原则、策略、工具等来引导和助推,而这一整套的规范化执行,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组织化程度,鲜明而有效地传达出学校的个性形象,对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征服力。

最后看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把整幅图从下往上看

所谓学校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对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的建设,从而完善学校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物化形态,以期达到提升学校文化的精神力、行动力和形象力,最终整体提升学校文化力的目的。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