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曙虹,北京敬文教育研究院首席顾问、指导,联系电话:13910032880
我们知道文化学中有一个分支叫地缘文化学,是从区域空间自然属性的特征和差异出发探讨区域文化特性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问。学校本身就是所在区域政治、社会和文化的产物,具有与生俱来的地域特征,因此学校在自身文化演进中就不可避免地打上鲜明的地缘文化烙印。例如,我居住的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是南北文化、吴楚文化、海陆文化的交汇地,历来人杰地灵、文教兴盛,积两千多年建城史的沧桑变迁,形成了博厚、开放、包容的城市性格。而我在研究南京百年学校发展史的时候,深刻感受到历史老校的发展与南京城市发展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学校百年沿革中形成了这座城市特有的家国之爱、民生之念、改革之志等传统文化精神。另外,学校也是区域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学校文化为地域文化服务,与地域文化互通互动,这也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从这一规律出发,借助地域文化特征来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便成为多年来办学者、策划者、研究者常用的一种方略。
在我策划的案例中,也有一些运用了这样的思路,下面介绍三个有代表性的案例。
思路一:借助区域自然特性生发办学理念
案 例:南京市高淳区湖滨高级中学
高淳区原为县制,2013年撤县设区。这片地域曾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圣地”,是世界慢城联盟授予的国际慢城,是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最佳生态休闲旅游名县、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区域全境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阳江环抱,26万亩优质水面年产大量螃蟹、银鱼、珍珠等名特优水产品及各种水生蔬菜,素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江南鱼米之乡美誉。湖滨高中于2006年邀请我做文化策划时,该校建校刚满一年,没有传统、底蕴等可供挖掘提炼。于是我便从高淳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入手,建构了“若水文化”理念体系。
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中,“水”被赋予了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先贤圣哲阐述哲学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最重要的载体。借助先哲们的智慧,从教育理想出发,结合该校办学者的教育追求,我提炼出水所具有的博大、齐心、谦和、通灵、坚韧等德性,并由此确立了“上善若水”的核心理念、“立德润身”的校训、“清正和谐,博见怀远”的校风、“清身乐教,穷理精义”的教风、“清心确志,敏学力行”的学风等。这些理念高度契合了高淳地域文化特征与该校校名,同时也为今后在校园中营造“若水文化”、弘扬“若水精神”、追求“若水境界”、最终建成“上善”之校奠定了价值观基础。
思路二:借助区域人文特性生发办学理念
案 例: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
苏州工业园区六中(现已撤并为九年制胜浦学校)位于该区胜浦镇,这里被誉为“吴淞文化的历史冰箱”、“吴淞文化的活化石”,是典型的“江南吴淞文化沉积区”,保留着诸多吴淞文化的原生态形式,内容丰富,特色鲜明。2009年6月,胜浦镇申报的俗称“胜浦三宝”的水乡服饰、山歌、宣卷入选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艺术之美,民俗之美,是胜浦地域文化的鲜明特征。
学校是社区的组成部分,学校在为国家民族育人的同时,也在致力于区域内的精神文明建设,承担着传承、光大地域文化的神圣职责,并从中获取丰富而独特的教育资源为自身发展服务。这种校园文明和社区文明互通互动的价值追求,就是学校与社区的“精神互美”。基于这种基本思考,再加上我们对“美”的教育意涵的深入理解,最终我们将“美美与共”确定为学校的核心理念。“美美与共”本身就是苏州籍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的智慧结晶,它倡导不同的文化与文明应互相尊重、包容和借鉴,从而实现异质文化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达共同繁荣发展之目的。在教育诉求和办学主张的思路中,我们认为“美美与共”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和谐之道、融通之道、共生之道。此外,我们还拟定了“慧美其文,精美其质,弘美其名”的办学愿景、“育成人美德,蕴成才美志”的教育理念、“怀美行,养美才,增美质”的校训等理念,使学校的办学理念成为由核心理念统领的一个“价值链”。
思路三:借助区域典型人物生发办学理念
案 例:江苏省南通如皋高新区实验学校
如皋籍历史名人胡瑗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其“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开分科教育之先河,创造了闻名后世的“苏湖教法”,其教育思想对后人的教育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应邀为如皋高新区实验学校做理念策划时,正值该校三校合一、新校甫立。为传承如皋教育丰碑胡瑗先生之教育思想,续写地区教业辉煌篇章,我便从胡瑗先生“明体达用”学说中提炼出“明本达行”的核心理念,进而又以他的教育精神为主线展开了其它理念的设计。如学校精神“敦尚行实”,就出自蔡襄对胡瑗先生务实治学精神的称颂;校训“孜孜进学,循循雅饬”,取自欧阳修对胡瑗弟子勤勉不怠、文雅庄重的赞誉;我还从胡瑗先生“穷经以博古,治事以通今”的教育主张中提炼出“正心以博文,求益以通用”的教育理念,将他人对胡瑗先生“严条约而身先之”、“尚言行而身化之”的赞语引为该校的教风等。
最后必须强调一点:地域和校本,说到底是外因和内因的关系。虽然从学校所在区域的传说掌故、历史名人、自然名胜等借势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理念策划思路,但千万不能绝对化,更不能形成思维惰性。假如设计者一味追求望“地”生义,而不论表达的含义与学校本身的文化性格和历史文脉是否契合,那么搞出来的东西很可能会本末倒置、“水土不服”。我曾多次遇到过这种现象:策划者不重视对学校本身传统和特色的挖掘、分析与提炼,只热衷于学校周边有什么山什么水,有什么故事什么人物,哪怕依傍一片竹林也可以搞出个“竹文化”,毗邻一个养蚕场也可以搞出个“蚕文化”;甚至策划者还没到学校,已经通过网络搜索当地的史地资料而“搞定”了学校的理念。
我们说,一方水土的确可以滋养一方学校的文化性格,但这“一方水土”毕竟只是学校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主导性依据。学校文化性格的形成,一定是受多方因素综合决定的,尤其不能忽略学校内因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每个学校在办学者和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基因与生命密码,积淀并传承着独特的教育精神、理念、智慧乃至习俗。即便我们最终选择从地域文化生发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应是基于这种地域文化在本质上和学校文化具有一致性与融合性,应是对学校内外部各种因素完整分析之后做出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