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继续曝光教师师德违规典型案例、压实地方和学校主体责任的同时,也会及时澄清对教师的不实举报;对恶意歪曲事实、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坚决回击,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话题颇受关注。舆情事件中,既有个别教师出现师德问题,也有针对部分教师的不实举报、诋毁诽谤。虽然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只是偶发事件,但对涉事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伤害非常之大。此类事件无形中也损害了教师在公众中的整体形象,破坏了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教师不敢管学生、不得已“躺平”。可以说,无论是无端诽谤教师蹭流量,还是因家校矛盾而起的故意诋毁教师行为,都损害了教师的合法权益,伤害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和从事教育所带来的成就感,最终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乃至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有人提倡教师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从现实来看,教师本身由于工作时间长、任务繁重,自身缺少法律资源,往往无暇应对或无力应对;学校由于缺少足够的应对经验和法律支持,即使举报行为被查为不实,也极少选择走司法途径,最后多是不了了之。在某些地方,一些有关师德师风的舆情发生后,教育行政部门出于尽快平息舆论的心理,大多采取息事宁人、让学校教师公开道歉的处理方式,使得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变得肆无忌惮,甚至愈演愈烈。
若不威慑、整治、杜绝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学校将深陷负面舆论旋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如果诽谤诋毁教师者逃脱了法律责任,如果对推波助澜的自媒体听之任之,也会让履职尽责、立德树人的教师寒心。因此,对教育部此次坚决回击诽谤诋毁教师行为的鲜明态度,不少网友点赞支持,纷纷表示此举有助维护教师权益,重振师道尊严,让教师更有自豪感和荣誉感。
对于诽谤诋毁教师的蹭流量行为,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必须形成合力,在做好舆论回应的同时,依照法律法规予以严肃处理,让始作俑者付出代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公平公正的态度,对有师德问题的教师不姑息、不纵容,依法依规及时查处;对原本无过错却被污名的教师,则要切实保护其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教育风气。
面对各种渠道的举报教师行为,学校一方面要从源头抓起,提高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当学生家长与教师在某些教育问题上产生分歧,学校要及时介入,认真倾听家长的心声,正视家长的诉求,并引导家长尊重教师的专业性,以坦诚、耐心、理性的态度加强沟通,力求达成共识,形成育人合力。另一方面,遇到恶意举报、不实举报、故意诽谤诋毁等行为,学校管理者不要怕麻烦、怕担责,而应积极为教师维权,成为教师的主心骨,做教师坚定的靠山。
教育联系千家万户,关乎子孙万代,是民生更是国计。唯有坚持依法执教、依法办学,给教师足够的从教信心,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家校社各司其职,各履其责,形成育人合力,良好的教育舆论场才能真正形成,更多的孩子也才能受益受惠。(本文作者|中国教育报评论员 张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