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幼儿园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

2022-02-16

教育部近日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旨在扭转不科学的评估导向,完善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树立科学保育教育理念。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办园方向、保育与安全、教育过程、环境创设、教师队伍等5个方面,共15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

一起来看重点:

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不提前教授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不搞不切实际的特色课程

制定并实施与幼儿身体发展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保证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理解幼儿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各领域的学习方式,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发现每个幼儿的优势和长处,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不片面追求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学习和发展。

幼儿园配备的图画书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富有教育意义。人均数量不少于10册,每班复本量不超过5册,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更新。幼儿园不得使用幼儿教材和境外课程,防止存在意识形态和宗教等渗透的图画书进入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符合专业标准要求,保育员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保教人员熟知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的保育教育实践能力。园长应具有五年以上幼儿园教师或者幼儿园管理工作经历,具有较强的专业领导力。

在评估方式方面,评估指南着力从三方面改进优化:

一是突出过程评估。通过对班级师幼互动情况、对保教实施过程中教职工的观念和行为的专业判断,着重考察幼儿园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落实情况。

二是强化自我评估。建立幼儿园自我诊断、反思和改进,外部评价激励引导的良性发展机制,切实转变园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提高保教实践能力。

三是聚焦班级观察。在班级观察时间上强调不少于半日的连续自然观察,在观察的覆盖面上,强调不少于各年龄班级总数的三分之一,确保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园保育教育过程和质量。

此外,实施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应注意把握好两点。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一是尊重学前教育规律和特殊性。不做专门的幼儿发展结果评估,在实施中应充分尊重学前教育规律和特殊性,严禁用直接测查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的方式评估幼儿园保教质量,以免引发强化训练的非科学做法,加剧家长和社会焦虑。二是处理好与办园行为督导评估的关系。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作为单纯的外部评估,主要是针对薄弱幼儿园,解决规范问题,侧重于基本办园条件和办园行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强化自我评估,聚焦保育教育过程及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主要解决质量提升问题。在实施中应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有效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又要注重统筹实施,避免重复评估,切实减轻基层和幼儿园的负担。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塘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